演出回顾 | 大型原创交响音乐会《瀚海丝路》哈密连演两场,华彩收官!
12月5日、6日晚,哈密瀚海主题原创交响乐《瀚海丝路》在哈密文化馆剧场连演两场。指挥家李昊冉执棒北京交响乐团的演奏家们以饱满的热情和高超的技艺,将大型交响套曲《瀚海丝路》的深刻内涵与动人情感完美呈现。
5日晚的演出,也是该音乐会在哈密的首次亮相演出。两天两晚的演出,现场座无虚席,观众沉浸在这场结合声、光、电的视听盛宴中,领略了哈密瀚海的壮丽风光与丝路文化的深邃魅力。
《瀚海丝路》交响套曲是一次大胆的音乐创作尝试,以五个乐章及子章节15首乐曲的恢弘架构,生动再现了哈密瀚海的自然奇观和丝绸之路的文化风貌。音乐会在序曲《瀚海苍穹》的深邃音乐中拉开帷幕,低沉的铜管与弦乐将大漠的孤寂与生命的律动缓缓展现,随后全乐队齐奏将丝路的宏大气象推向高潮。壮阔的音符在剧场内回荡,仿佛带领观众穿越历史,重返那片充满生命与传奇的瀚海大地。
▲北京交响乐团常任指挥 李昊冉
音乐会由北京冬奥会交响组曲《冰雪相约》的作者郑君胜、郑君利联袂创作,力求以最高水平呈现作品。李昊冉执棒北京交响乐团,以其高超的职业素养和精湛技艺,为作品注入强大生命力。李昊冉凭借细腻而富有激情的指挥风格,带领乐团将音乐的层次感与情感深度表现得淋漓尽致。他的每一次指挥落点,仿佛为观众打开了一扇通往丝路历史与瀚海自然壮美的大门。
北京交响乐团弦乐组音色饱满,木管组表现出色,铜管和打击乐则为整场音乐会增添了磅礴的气势。尤其是在复杂的多层次节奏交织中,乐团始终保持高度统一,展现了专业水准和艺术追求。
为了营造沉浸式的观演体验,音乐会还邀请了国内知名的大型音乐现场导演郑国梁、国家大剧院团队张鹍鹏与刘淑昌分别负责舞美与灯光设计。星光闪烁的穹顶效果、瀚海日出的光影变幻与音乐交相辉映,让观众仿佛置身于戈壁大漠之中。第二乐章《幻影无际》的恢弘场景中,灯光变幻出飞雪与狂沙,配合《翼龙飞天》的磅礴旋律,瞬间将现场氛围推向高潮。第三乐章《丝路风华》中的《绿洲乐舞》以明快的节奏和色彩斑斓的灯光,为观众呈现了丝路文化的生机与融合。
中场休息环节,特别设置了“全体手机共创《瀚海丝路》移动交响”活动,为观众带来了一次独特的参与体验。
主持人通过大屏幕引导观众扫描二维码进入小程序,选择木管、铜管、弦乐等声部音频进行播放。在观众席中,大家尝试不同声部的组合,逐渐交织出一场动态的“移动交响”。最后,所有声部音频叠加播放,形成一场迷你的交响乐高潮,为互动画上了完美的句号。这一创新环节让观众从欣赏者变为参与者,不仅增添了趣味,也让交响乐更加贴近观众,令整场音乐会更具活力与互动感。
演出结束后,现场掌声经久不息。不少观众表示被音乐会深深打动。一位来自哈密本土的观众评价道:“《瀚海丝路》不仅是一部音乐作品,更是一部关于哈密瀚海的文化交响史诗。音乐表达与视觉效果相辅相成,将丝路的壮阔与人文精神表现得淋漓尽致。”另一位本地观众激动地说:“这是我第一次看到用交响音乐展现我们家乡的美!这场演出让我对自己的家乡充满了自豪。”还有观众感慨,“这种高水准的艺术呈现,不仅让我们了解了丝路的辉煌,也让我们对‘一带一路’倡议有了更深刻的认同。”
终曲《四海同歌》以气势磅礴的旋律为音乐会画上圆满句号。乐章通过热烈的交响变奏和恢弘的尾声,象征“一带一路”倡议下的文化交融与共同繁荣,展现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乐队齐奏与观众情感共鸣交织,整个剧场充满了希望与力量。
《瀚海丝路》交响音乐会不仅是一次艺术的成功实践,更是一次文化自信的生动展示。通过这部作品,新疆哈密的壮丽瀚海与丝路精神将在更多地方绽放光芒,奏响中华文化在新时代的恢弘篇章。
文字来源:乐华民音文产中心
王军国/摄
12月5日、6日晚,哈密瀚海主题原创交响乐《瀚海丝路》在哈密文化馆剧场连演两场。指挥家李昊冉执棒北京交响乐团的演奏家们以饱满的热情和高超的技艺,将大型交响套曲《瀚海丝路》的深刻内涵与动人情感完美呈现。
5日晚的演出,也是该音乐会在哈密的首次亮相演出。两天两晚的演出,现场座无虚席,观众沉浸在这场结合声、光、电的视听盛宴中,领略了哈密瀚海的壮丽风光与丝路文化的深邃魅力。
《瀚海丝路》交响套曲是一次大胆的音乐创作尝试,以五个乐章及子章节15首乐曲的恢弘架构,生动再现了哈密瀚海的自然奇观和丝绸之路的文化风貌。音乐会在序曲《瀚海苍穹》的深邃音乐中拉开帷幕,低沉的铜管与弦乐将大漠的孤寂与生命的律动缓缓展现,随后全乐队齐奏将丝路的宏大气象推向高潮。壮阔的音符在剧场内回荡,仿佛带领观众穿越历史,重返那片充满生命与传奇的瀚海大地。
▲北京交响乐团常任指挥 李昊冉
音乐会由北京冬奥会交响组曲《冰雪相约》的作者郑君胜、郑君利联袂创作,力求以最高水平呈现作品。李昊冉执棒北京交响乐团,以其高超的职业素养和精湛技艺,为作品注入强大生命力。李昊冉凭借细腻而富有激情的指挥风格,带领乐团将音乐的层次感与情感深度表现得淋漓尽致。他的每一次指挥落点,仿佛为观众打开了一扇通往丝路历史与瀚海自然壮美的大门。
北京交响乐团弦乐组音色饱满,木管组表现出色,铜管和打击乐则为整场音乐会增添了磅礴的气势。尤其是在复杂的多层次节奏交织中,乐团始终保持高度统一,展现了专业水准和艺术追求。
为了营造沉浸式的观演体验,音乐会还邀请了国内知名的大型音乐现场导演郑国梁、国家大剧院团队张鹍鹏与刘淑昌分别负责舞美与灯光设计。星光闪烁的穹顶效果、瀚海日出的光影变幻与音乐交相辉映,让观众仿佛置身于戈壁大漠之中。第二乐章《幻影无际》的恢弘场景中,灯光变幻出飞雪与狂沙,配合《翼龙飞天》的磅礴旋律,瞬间将现场氛围推向高潮。第三乐章《丝路风华》中的《绿洲乐舞》以明快的节奏和色彩斑斓的灯光,为观众呈现了丝路文化的生机与融合。
中场休息环节,特别设置了“全体手机共创《瀚海丝路》移动交响”活动,为观众带来了一次独特的参与体验。
主持人通过大屏幕引导观众扫描二维码进入小程序,选择木管、铜管、弦乐等声部音频进行播放。在观众席中,大家尝试不同声部的组合,逐渐交织出一场动态的“移动交响”。最后,所有声部音频叠加播放,形成一场迷你的交响乐高潮,为互动画上了完美的句号。这一创新环节让观众从欣赏者变为参与者,不仅增添了趣味,也让交响乐更加贴近观众,令整场音乐会更具活力与互动感。
演出结束后,现场掌声经久不息。不少观众表示被音乐会深深打动。一位来自哈密本土的观众评价道:“《瀚海丝路》不仅是一部音乐作品,更是一部关于哈密瀚海的文化交响史诗。音乐表达与视觉效果相辅相成,将丝路的壮阔与人文精神表现得淋漓尽致。”另一位本地观众激动地说:“这是我第一次看到用交响音乐展现我们家乡的美!这场演出让我对自己的家乡充满了自豪。”还有观众感慨,“这种高水准的艺术呈现,不仅让我们了解了丝路的辉煌,也让我们对‘一带一路’倡议有了更深刻的认同。”
终曲《四海同歌》以气势磅礴的旋律为音乐会画上圆满句号。乐章通过热烈的交响变奏和恢弘的尾声,象征“一带一路”倡议下的文化交融与共同繁荣,展现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乐队齐奏与观众情感共鸣交织,整个剧场充满了希望与力量。
《瀚海丝路》交响音乐会不仅是一次艺术的成功实践,更是一次文化自信的生动展示。通过这部作品,新疆哈密的壮丽瀚海与丝路精神将在更多地方绽放光芒,奏响中华文化在新时代的恢弘篇章。
文字来源:乐华民音文产中心
王军国/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