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交响乐团,北京交响乐团,

演出预告 | 北京交响乐团携手柏林交响乐团艺术家,奏响2024乐季收官音乐会!

新闻动态 / 演出活动 / 演出预告 | 北...

1.jpg

#12.13#

2024乐季音乐会

2024年北京交响乐团音乐季即将迎来最后一场演出,12月13日晚,李昊冉执棒,特邀柏林交响乐团大提琴首席弗里德曼·路德维希(Friedemann Ludwig)和圆号首席岑克·沙欣(Cenk Sahin),在中山公园音乐堂奏响2024音乐季收官音乐会!

◆ 时   间:2024年12月13日(星期五)  19:30

◆ 地   点:中山公园音乐堂

◆ 指   挥:李昊冉

◆ 大提琴:弗里德曼·路德维希

◆ 圆   号:岑克·沙欣

◆ 演   奏:北京交响乐团

◆ 曲   目:

1  《普罗米修斯的生民》序曲   贝多芬

2   “前奏曲”及“爱之死”选自歌剧《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  瓦格纳

——中场休息——

3  《第五交响曲》  马勒

    Ⅰ 奏鸣曲式快板

     Ⅱ 谐谑曲

     Ⅲ 葬礼进行曲

     Ⅳ 小步舞曲

     Ⅴ 终曲

艺术家介绍

2.jpg

▲指挥家:李昊冉

李昊冉,当今古典乐坛最受瞩目的指挥家之一,也是近年收获最多国际大奖的中国指挥家。现担任北京交响乐团常任指挥。2024年6月,他被马林斯基剧院任命为终身客座指挥,成为该剧院241年来第一位获得其殊荣的亚洲指挥。他以其敏锐、富有魅力和充满激情与细腻的音乐才能迅速赢得国际关注。

在2022/23乐季中,李昊冉频繁的在国际舞台表现惊艳,首场与马林斯基乐团的演出,就获得观众起立长达十多分钟的鼓掌。与历史悠久的传奇乐团柴可夫斯基交响乐团合作,在柴可夫斯基大厅演出,门票全数销售一空。他也携手俄罗斯钢琴大师杰尼斯·马祖耶夫以及著名歌剧女高音阿依达·嘉丽弗莉娜(Aida Garifullina )在莫斯科爱乐大厅与青年国家交响乐团合作演出,并全球直播。

他受邀与丹麦哥本哈根皇家歌剧院合作多场演出,丹麦皇室出席音乐会。他以客席指挥的身份执棒菲律宾国家爱乐乐团、德国下萨克森州歌剧院乐团、鞑靼斯坦国家交响乐团、雅库茨克爱乐乐团、雅西摩尔多瓦爱乐乐团等。

在2023/24乐季中,他与马林斯基剧院的合作持续紧密,涵盖了更广泛的剧目,包括普契尼的《蝴蝶夫人》、威尔第的《茶花女》《纳布科》、理查施特劳斯《纳克索斯岛的阿里阿德涅》、莫扎特的《唐璜》以及多尼采蒂《宠姬》等多部重要歌剧,还有一系列重要的管弦乐团音乐会。此外他也二度参加斯特拉文斯基音乐节,并在马林斯基白昼铜管音乐节开幕式上演出理查施特劳斯《阿尔卑斯交响曲》以及斯特拉文斯基《春之祭》。他也再度执棒柴可夫斯基交响乐团,与普雷特涅夫所创立的俄罗斯国家管弦乐团首度合作,并在克拉斯诺亚尔斯克歌剧院演出普契尼的《托斯卡》。在国内,李昊冉带领北京交响乐团成功演出多场高质量音乐会,并与深圳交响乐团、贵阳交响乐团等保持合作。

2024/25乐季,他将在多个不同的剧院参与威尔第的歌剧《麦克白》《命运之力》、普契尼《图兰朵》、莫札特《魔笛》、巴尔托克《蓝胡子公爵的城堡》以及芭雷舞剧《神奇的满大人》的制作。理查施特劳斯《英雄的生涯》、马勒以及萧士塔科维奇的多部交响乐也会在这个乐季中演出。

2014年,李昊冉初登国际乐坛,在罗马尼亚举行的第五届布加勒斯特国际指挥大赛上,以评委会全票通过的成绩一举夺下冠军,并成为第一个获得次项殊荣的华人指挥,从而赢得了国际赞誉。他的非凡才华进一步彰显,他在多个世界顶尖指挥大赛中屡获佳绩,包括2018巴黎第四届叶夫根尼·斯维特兰诺夫国际指挥比赛、2019第56届贝桑松国际指挥比赛和2022首届拉赫曼尼诺夫国际指挥音乐比赛。2021年,李昊冉更是在全球近300位指挥家中脱颖而出,入选柏林爱乐乐团举办的西门子指挥奖。

作为新一代炙手可热的指挥家,李昊冉成功受邀执棒全球许多顶尖乐团,演出足迹踏遍世界各地,包括柏林交响乐团、法国国家广播交响乐团、莫斯科爱乐乐团、德意志广播爱乐、乔治艾内斯库爱乐乐团、莱比锡广播交响乐团、罗马尼亚国家广播交响乐团、波兰西里西亚爱乐乐团、圣彼得堡城市交响乐团、摩尔多瓦爱乐乐团、巴纳特爱乐乐团、勃兰登堡交响乐团、温哥华交响乐团等等。李昊冉的职业生涯也在离家更近的地方蓬勃发展,曾多次与中国多个乐团合作,包括中国爱乐乐团、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杭州爱乐乐团、广州交响乐团、贵阳交响乐团等。

除了交响乐以外,他在歌剧方面也多次受邀与北京国家大剧院密切合作,2018年,他曾担任“纽伦堡名歌手”Meistersinger von Nürnberg (国家大剧院, 英国皇家歌剧院,澳大利亚歌剧院联合制作)以及中国原创歌剧“兰花花”等多部歌剧的助理指挥。他也曾应邀数度担任许多大师的助理指挥,其中包含克里斯托夫·艾森巴赫(Christoph Eschenbach)、夏尔·迪图瓦(Charles Dutoit)以及曼弗雷德·霍内克(Manfred Honeck)。2019-2020年,李昊冉获指挥家余隆委任,担任中国爱乐乐团助理指挥。

李昊冉出生音乐世家,从小开始学习钢琴,在国内他先后与徐新以及夏小汤教授学习指挥,2010年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随后他移居欧洲,以第⼀名的成绩进入有“音乐家摇篮”之称的德国柏林汉斯·艾斯勒音乐音乐学院,跟随Christian Ehwald教授以及Hans Dieter Baum教授学习,获得硕士学位,2017年他以满分的成绩获柏林汉斯·艾斯勒音乐学院-Konzertexam( 欧洲最高艺术家家文凭)。

李昊冉曾获得全额奖学金。先后受邀参与美国阿斯彭音乐节、日本小泽征尔私塾殿,以及匈牙利当代作曲大师Peter Eötvös基金会计划。

2012至2013年间,他连续两年被选为德国著名的《Dirigentenwerkstatt Interaktion Berlin》少数指挥家之一,该项目由柏林爱乐乐团、柏林交响乐团、德国国家歌剧院及慕尼黑爱乐等顶尖德国乐团的首席音乐家联合组成的乐团支持。

在他的艺术生涯中,李昊冉还有幸与多位大师共事,并受到他们的的启发,其中包括小泽征尔和图甘·索基耶夫。特别是丹尼尔·巴伦博伊姆和瓦列里·捷杰耶夫对他的指挥艺术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3.png

▲大提琴演奏家:弗里德曼·路德维希

弗里德曼·路德维希是当今国际乐坛备受推崇的大提琴演奏家之⼀,在全球各大舞台上与顶级指挥家和乐团合作,展现出卓越的艺术造诣。路德维希在德累斯顿音乐学院师从恩斯特-路德维希·哈默(Ernst-Ludwig Hammer),之后在莱比锡在沃尔夫冈·韦伯(Wolfgang·Weber)教授的指导下进⼀步研修。

1988年,由克劳斯·彼得·弗洛尔(Claus Peter Flor) 所指挥的柏林交响乐团(如今的德国柏林交响乐团) 聘用时年21岁的他为首席大提琴手。他曾与库尔特·桑德林  (Kurt Sanderling)、冈瑟·赫比希 (Günther Herbig)   、伊利亚胡·英巴尔   (Eliahu In bal)   、克里斯托夫·艾森巴赫(Christoph Eschenbach)和伊万·费舍尔(Ivan Fischer)等著名指挥家合作,参与了美国、⽇本、欧洲等地的大型巡演。他的演奏风格以精湛的技巧与深邃的音乐理解著称,曾为施特劳斯、勋伯格、马丁努等作曲家的作品录制了多张唱片,获得了广泛的赞誉。

作为柏林弦乐六重奏的创始成员之⼀,路德维希为乐迷呈现了⼀系列极具创新性的音乐会和录音作品。他与安婕·薇特哈斯 (Antje Weithaas)、阿耳忒弥斯四重奏 (Artemis-Quartett)  等世界级音乐家合作演出,涵盖从巴洛克到现代派的丰富曲目,展现了他广博的⾳乐涵养和无与伦比的合作精神。

路德维希不仅活跃于舞台,还在多个国际音乐节如法国艾格维沃音乐节和德国奥尔登堡长廊音乐节上担任重要嘉宾,传授他的⾳乐经验。他的音乐事业也包括为新⼀代音乐家提供33指导和培训,尤其是在柏林交响乐团的库尔特·桑德林管弦学院(Kurt Sanderling-orchestra academy)中。

弗里德曼·路德维希目前使用的是1840年由让·巴蒂斯特·维奥姆 (Jean Baptiste Vuillaume) 制作的大提琴。这件乐器与他卓越的演奏技艺相得益彰,使其演奏更加令⼈难忘。

4.png

▲圆号演奏家:岑克·沙欣

岑克·沙欣出生于土耳其的乔尔卢,自2012年起成为柏林交响乐团的圆号首席。

他少年时期在伊兹密尔音乐学院附中学习,师从奥兹詹·戈克尔(Özcan Göker)和克里姆·居尔克(Kerim  Gürerk),随后在安卡拉接受了切姆· 阿克乔拉(Cem Akçora)的指导。他还在德国的莱比锡音乐学院、斯图加特音乐学院和杜塞尔多夫音乐学院深造,他的老师托马斯·豪希尔德教授(Thomas  Hauschild) 教授,克里斯蒂安·兰帕特(Christian Lampert) 教授等。他于2023年获得了由杜塞尔多夫罗伯特·舒曼音乐学颁发的独奏演奏家文凭,  充分体现了他的专业能力与艺术成就。

在加入柏林交响乐团之前,沙欣在德国歌剧院担任圆号手,并为多个著名交响乐团如柏林国立乐团(Staatskapelle Berlin)、法兰克福HR交响乐团 (HR Sinfonie Orchester Frankfurt)、班贝格交响乐团(Bamberger Symphoniker) 等担任客座圆号手。他曾与马勒室内乐团(Maler Chamber Orchestra)、斯塔万格交响乐团   (Stavanger Symphony Orhestra)   和马来西亚爱乐乐团 (Malaysian Philharmonic Orchestra) 等众多国际乐团合作。

作为演奏者,沙欣活跃于各类音乐节和音乐会,包括希尔肯巴赫室内乐节  (Hilchenbach Kammermusikfestival)、耶路撒冷国际室内乐⾳乐节 (Jerusalem International Chamber Music Festival)和意大利托斯卡纳音乐节 (Tuscany Music Festival)  等,并受邀担任圆号独奏。他还参与多个大师班教学,积极培养年轻音乐家。

岑克·沙欣的号角演奏风格以细腻的音色和丰富的表现力著称,深受乐迷喜爱。他的演奏不仅在德国内外音乐会中得到认可,也在各种音乐节上获得了极高的评价。他的音乐成就和对号角艺术的贡献,令他成为当今乐坛不可忽视的力量。

曲目介绍

1.《普罗米修斯的生民》序曲

贝多芬的《普罗米修斯的生民》序曲(Op. 43)是作曲家为同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  前奏曲与爱之死名芭蕾舞剧所作的序曲,这部芭蕾舞剧由法国诗人让-尼古拉·布伊创作,讲述了希腊神话中普罗米修斯盗火给人类的故事。《普罗米修斯的生民》序曲是贝多芬早期作品中的佳作之一,它不仅体现了作曲家对古典形式的掌握,也预示了他后来在交响乐和室内乐等领域的创新。这部作品至今仍被广泛演奏,并被认为是贝多芬音乐遗产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爱之死”选自歌剧《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

《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是德国作曲家理查德 ·瓦格纳创作的一部歌剧,其音乐和剧情都极具影响力,是瓦格纳成熟期作品中的代表作之一。这部作品在音乐上具有革命性的意义,它不仅在和声、旋律和管弦乐编配上进行了大胆的创新,在情感表达上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深度。其中前奏曲与“爱之死”是音乐史上最动人心弦的篇章之一,它们展现了瓦格纳作为音乐剧大师的非凡才华,以及他对爱情这一永恒主题的深刻洞察。

3.第五交响曲

马勒的《第五交响曲》是他创作生涯中的一部重要作品,完成于1902年,首演于1904年。这部交响曲通常被认为是马勒最成熟的作品之一,它不仅展现了作曲家对音乐结构的精湛掌握,还深刻地表达了个人情感和哲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