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交响丨一群年轻有为的文艺青年、一部科技创新的音乐作品!
科技交响组曲
2024 • 重磅推荐
北京交响乐团2024年度重点创作项目·科技交响组曲《交响编码》是一部以交响乐的形式展示艺术与科技的融合,将音乐创作和科技编程相结合的交响乐作品,从策划、座谈、创作时间已有近一年的时间,本部作品是一次跨领域、跨学科的合作,汇聚了国内包含作曲家、声学家、人工智能、声效设计师等相关领域的精英共同参与,实现了音乐与科技的深度融合。即将在12月19日在中国科学院大学科学与艺术大楼首演!
◆作曲:郑阳
◆作词:陈钦智
◆音响设计:张一龙
◆视觉交互设计:马仕骅
◆电子音乐设计:冯金硕
◆电子音效制作:王熙皓
主创团队• 介绍
▲作曲 郑阳
青年作曲家,1988年出生于音乐世家,2006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2010年保送作曲专业硕士研究生。师从著名作曲家、中央音乐学院副院长秦文琛教授。2014年作为北京市优秀毕业生以全优成绩毕业,同年特招入伍,现任国防大学军事文化学院(原解放军艺术学院)作曲专业副教授,国防大学首届“名师名家工程”青年英才,享受军队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岗位津贴。荣立个人“三等功”1次,“嘉奖”5次。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作曲与作曲理论学会理事,北京现代音乐节学术主任,中国交响音乐季艺术中心副秘书长。
担任2016年G20国际峰会、2017年金砖国际峰会、2019年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2020年中央军委慰问驻京部队老干部迎新春文艺演出、2021年第31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开幕式等国际国内重大文艺创演活动的音乐主创。
作品入选: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时代交响——中国交响乐作品创作扶持计划”(5项)、国家艺术基金(3项)、中国文联艺术基金、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庆祝建党100周年军事文艺重点选题”、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中国交响乐作品回顾展、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中国交响乐作品展演、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全国优秀作品展演(3项)、中国文联与中国音协“礼赞新时代 奋进新征程”等。
作品荣获:“美国巴洛基金国际作曲比赛”冠军大奖,并在“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全国交响乐作品比赛”、“中国音乐家协会中国当代歌曲创作精品工程——特别贡献原创作品”、“中国音协:新时代交响”、“帕拉天奴杯作曲大赛”等国内外作曲比赛中斩获重要奖项。
接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中国音乐家协会、北京现代音乐节、中国交响乐团、中央民族乐团、北京交响乐团、北京民族乐团、广东民族乐团、上海交响乐团、江苏省交响乐团、山东歌舞剧院、青岛交响乐团、深圳“一带一路”国际音乐季、美国巴洛基金中心、波兰“华沙之秋”国际音乐节、粤港澳大湾区国际音乐季、中国东盟国际音乐周等国内外各类重要机构、乐团和著名音乐节的大量委约创作。
多部作品在国内外10几个国家由30余个知名乐团广泛公演,均获得高度评价。部分作品在人民音乐出版社、中国文联出版社等出版发行,并入选:“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规划项目(2项)、中宣部重点出版物选题(2项)、中华优秀出版物奖等。多篇学术论文在《人民音乐》、《音乐创作》等核心期刊中发表。
近十年来,郑阳的创作得到了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著名作曲家叶小纲院士的指导与支持。
▲作词 陈钦智
诗人,中国当代作家代表作陈列馆专栏作家;中国纪实文学研究会会员。 毕业于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在长期从事教学工作的同时,以自己对文学艺术的热爱,笔耕不辍,所从事的教学工作和创作的文学作品,都曾荣获各类奖项。2004年入编香港中国国际交流出版社《世界优秀专家人才名典》;2009年,上海书店出版社编辑其新体诗作300余首,以笔名《文贲诗集》出版。“文贲旧体诗集”也即将推出。
近年来,作为文学策划,在音乐作品方面,曾数度协助著名作曲家叶小纲先生的创作。从早先的《岭南四首》、《七阕西湖》,到相继完成上海“奥盛集团20周年庆典组歌”《挽手山川,飞越雄关》(2017年5月,演于上海东方艺术中心)和“大型声乐交响诗”《鲁迅》(2017年9月,首演于国家大剧院,随后由中外著名指挥家胡咏言,【德】马尔采夫等执棒,展开全国巡演),广受好评。2021年,在深圳市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作品、大型声乐交响套曲《英雄颂》中,应邀担任“文学统筹”。
2015年7月,以古典文学修养和开阔的历史视野,所作原创歌剧《永乐》,由叶小纲作曲,成功首演于国家大剧院;2017年4月,又接连再演于天津,哈尔滨。2018年,五月,根据【清】蒲松龄原作编写的歌剧《聂小倩》,由青年作曲家郑阳作曲,在“世界新音乐节暨北京现代音乐节”上演,获得了国内外专家与观众的高度评价。十月,应上海国际艺术节委约,再度与叶小纲合作,在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演出了艺术节的开幕大戏— —交响神话《创世秘符》。
2021年,作为“文学策划和歌词创作”,与郑阳再度合作大型交响合唱组曲《琴岛畅想——新新山海城》,由著名指挥家张国勇先生指挥青岛交响乐团与多个国内顶级合唱团,展开全国巡演。
▲音响设计 张一龙
中国传媒大学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录音系副主任。录音/混音师、音响工程师、音乐制作人。曾常任中央音乐学院特聘主科教师。
中国录音师协会理事。
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声音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舞台美术学会音响专家委员。
中国高校影视学会声音专业委员会理事。
工作在音乐录音、现场声音设计与研究第一线20余年,曾任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乐家轩录音棚录音/混音师。与国内外数十个乐团、数千位音乐家有过成功合作,主持过数百场音乐会、演唱会、歌剧、音乐剧、电视节目现场及专辑录音制作。
长期担任中国交响乐团、中国广播民族乐团、中央芭蕾舞团、国家大剧院、北京交响乐团、人民音乐出版社合作录音师,中国民族音乐节、北京现代音乐节首席录音师,北京国际电子音乐节音响总监。
曾作为主创参与的重大活动与项目包括: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 国歌官方录音版本
北京夏季奥运会
APEC北京峰会
国庆70周年天安门联欢活动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1、102周年音乐会
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
音乐舞蹈史诗《奋斗吧中华儿女》
纪录电影《千年敦煌》《敦煌魂》
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元宵晚会、中秋晚会
解放军全军文艺汇演等。
作品屡获国内外重量级奖项:
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6项)
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文华大奖
中国出版政府奖
中国金唱片奖
中国电影华表奖
圣塞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金贝壳”奖
广电总局广播节目技术质量奖-金鹿奖
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声音制作优秀作品奖”
中国录音师协会“录音节目质量评比奖”
DTS优秀环绕声作品奖等。
▲视觉交互设计 马仕骅
新媒体艺术家,中国音乐学院作曲系电子音乐作曲专业教师,中央音乐学院电子音乐作曲专业博士。
专注于计算机音乐与视听艺术,作为跨媒体艺术家,在国际重要计算机音乐活动中持续发表相关作品。
所创作的互动多媒体类作品曾在北京国际电子音乐节作曲比赛、全国声音与音乐技术会议(CSMT)作曲比赛、全国高校数字艺术大赛(NCDA)等赛事中多次获得奖项。所创作的新媒体音乐作品曾多次在中国、美国、欧洲等多个地区的艺术活动中上演,其中包括北京国际电子音乐节、上海电子音乐周、波兰Audio ART FEStival、2世界电子音乐联合年会(CIME)、国际现代音乐协会新音乐日(ISCM)、国际计算机音乐协会年会(ICMC)、新音乐表现界面会议(NIME)、杭州国际电子音乐节等。所作的装置类艺术作品曾于2015 B3+Beijing动态之再影像展(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2018中国音乐新媒体联盟装置展、2021长沙無用博物馆《隐形的声音》装置展等活动中展出。2022年10月于上海举办作品个展《再声:RE-SOUND》。
▲电子音乐设计 冯金硕
作曲家,博士,中国传媒大学副教授。2022年国家艺术基金资助作曲家。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师从中国电子领军人物张小夫教授;美国俄勒冈大学就读国家公派联合培养博士,师从音乐学院院长杰弗里·斯托莱特教授。他的代表作品包括中国舞剧《曹雪芹》、《人生若只如初见》、《东坡海南》、《百年正阳门》和交互艺术展 《万物共生》、《夜谭·白鹿原》等。此外,他的作品还在国际上演出,包括在北京国际电子音乐节、北京现代音乐节、ICMC、CIME/ICEM、SEMUS、布拉格四年展等音乐活动。
▲电子音效制作 王熙皓
青年作曲家,北京市音乐家协会会员。本科与硕士(保送)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创作范围涉猎影视戏剧、游戏、舞蹈、电子音乐、管弦乐等多个领域。2019入选国家艺术基金·青年创作人才(作曲)。网易游戏指定签约作曲家,担任《梦幻西游·手游》、《世界之外》、等游戏的音乐主创之一。先后与中央民族乐团、中国广播艺术团、国际首席爱乐乐团、Budapest Scoring Orchestral等知名艺术家或团体合作完成数百余个音乐项目。
代表作品有中国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一部历史专题片《中国通史》;VR电影作品《Free Whale》曾入围第74届威尼斯电影节VR单元、巴西圣保罗电影节等。为打击乐与电子音乐而作《玄武》、为电子音乐与数字影像而作《捕捉瞬间》、为大阮与电子音乐而作《西河剑器》等多部作品在美国International Computer Music Conference、北京国际电子音乐节中国青年作曲家专场音乐会、葡萄牙国际电子音乐联合会主席年会中国作曲家专场等公演。曾获奖项包括北京国际电⼦⾳乐作曲⽐赛第⼀名;全球⾳乐奖(美国)铜奖等。
演出阵容• 介绍
▲指挥 金郁矿
青年指挥,两项国际指挥大赛亚军,新古典室内乐团发起人,“艺苑撷英--全国优秀青年指挥人才”十位指挥家之一,“青鸟计划”召集人,梅纽因音乐节“尼姆·雅尔维”奖获得者,自2024/2025音乐季起出任四川爱乐乐团首席指挥。
2021年起,金郁矿师从著名指挥家、音乐教育家余隆,在其指导下,金郁矿不仅在指挥专业方面得到提升,更是拓展了其作为青年指挥的职业生涯。2022 年,金郁矿在由中宣部文艺局、中国文联、中国音协共同主办的“艺苑撷英--全国优秀青年指挥人才展演”中,被选为“十大青年指挥人才”。
2021年1月8日,金郁矿组建新古典室内乐团,并带领他的乐团于 2021年10月获第二十四届北京国际音乐节“青年音乐家奖”,于2021年末获橄榄艺术大奖“年度最佳新人”。2021年6月,金郁矿以最年轻的参赛者身份获得亚美尼亚哈恰图良国际指挥比赛亚军。2023年8月,金郁矿在瑞士格施塔德梅纽因音乐节获得了“尼姆·雅尔维”奖。金郁矿曾与多支国内外交响乐团合作音乐会:2023年7月,金郁矿执棒上海交响乐团为上海夏季音乐节“MISA”开幕,时年2月及4月两度指挥广州交响乐团,分别上演了音乐季晚场音乐会与下午茶音乐会;携手四川爱乐乐团建团50周年,登上国家大剧院第八届“中国交响乐之春”的舞台;执棒第25/26届北京国际音乐节闭幕音乐会。
近两年,金郁矿先后指挥了昆明聂耳交响乐团、广州交响乐团、杭州爱乐乐团、成都交响乐团、中国爱乐乐团等多支交响乐团的音乐季音乐会,并执棒深圳交响乐团2021莫扎特音乐周开幕音乐会、上海音乐厅与新古典室内乐团2021/22新年音乐会、成都音乐厅交响乐团2022中国当代音乐创作(成都)学术研讨会开幕音乐会、上海爱乐乐团2023上海星期广播音乐会演出季开幕音乐会等。
金郁矿于2015年考入上海音乐学院附中指挥专业,曾师从赵晓鸥、张国勇、林大叶教授。2023年金郁矿获得上海音乐学院学士学位,成为上海音乐学院当届优秀毕业生代表并获得保研资格。
▲乐队首席 杨莹
杨莹自幼便展现出对音乐的浓厚兴趣与天赋,5 岁起便踏上了小提琴的学习之旅,先后师从中央音乐学院的童卫东教授、林朝阳教授、杨大风教授、黄小韶教授。在求学过程中,杨莹不断磨砺自己的技艺,多次与世界级音乐家携手合作,其中包括蜚声国际的音乐大师罗斯特罗波维奇、小泽征尔、米沙-麦斯基、阿什肯纳基、克莱默尔、郎朗、王健、王羽佳等,为他的音乐之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近些年来,杨莹在国际国内的音乐舞台上活跃度极高。他不仅对室内乐演奏充满热忱,积极参与各类室内乐的排练和演出,还热衷于投身各种音乐夏令营及大师班的活动,不断汲取音乐的滋养,丰富自己的艺术内涵。
杨莹在交响乐团领域的成就同样令人瞩目,曾担任中央音乐学院交响乐团首席。此外,杨莹还以客席首席的身份活跃于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青岛交响乐团、南昌交响乐团、江苏交响乐团、浙江交响乐团和浙江音乐学院室内乐团。在与不同乐团的合作中,积累了大量宝贵的经验,展现出卓越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以及出色的团队领导和组织能力。
凭借非凡的音乐造诣,杨莹获得了香港中华基金会提供的一把 1731 年 Stradivarius 意大利名琴的使用权。
▲打击乐 宋洋
北京交响乐团打击乐演奏员,中央⾳乐学院⻄洋打击乐研究⽣。
3岁开始接触架⼦⿎,6岁开始古典打击乐的学习,12岁考⼊中央⾳乐学院附中,师从刘刚副教授。2010年保送到中央⾳乐学院,跟随李飈教授。多次参与国事及外事活动。
2003年受邀参加宋庆龄诞⾠110周年慈善晚会,担任⻢林巴独奏演员。2004年受邀参加亚太经合组织闭幕晚宴,担任⻢林巴独奏演员。2012年跟随中国⻘年交响乐团赴德国演出,2013年跟随中国⻘年交响乐团赴俄罗斯参与庆祝中俄建交晚会。在校期间曾担任过中国少年交响乐团打击乐⾸席,中国⻘年交响乐团打击乐⾸席,多次拿到等级奖学⾦。曾与国家⼤剧院管弦乐团、中国爱乐乐团、中国交响乐团、中国解放军军乐团、武警⽂⼯团、战友⽂⼯团、中国京剧院等知名乐团合作。与之合作过的⾳乐家有谭盾、叶⼩纲、郭⽂景、朗朗、吕思清、李传韵、瓦莱⾥·捷杰耶夫、余隆、谭丽华、袁莎等。现任李飈⻘年打击乐团⻣⼲团员,同时效⼒于李飈打击乐团。荣获2007年第三节全国⻘少年打击乐⽐赛专业⻘年组三等奖。荣获奔驰爱⼼教育⼤使称号,并获得奔驰未来之星证书。此外在2012年个⼈发起并成⽴了V-PLAY打击乐团。同时担任中国⼈⺠⼤学附属⼩学打击乐教师。
▲演唱 张文沁
国家大剧院驻院女高音歌唱家,曾主演国家大剧院制作的《费加罗的婚礼》(苏珊娜),《霍夫曼的故事》(奥林匹亚),《假面舞会》(奥斯卡),《艺术家的生涯》(穆塞塔),《贾尼·斯基基》(劳蕾塔),《长征》(万霞);儿童歌剧《白雪公主》(白雪)等十余部中外歌剧。另于莫扎特歌剧《女人心》中饰演“Despina”;《魔笛》中饰演“夜后”;《唐璜》中饰演“Zerlina”;威尔第歌剧《弄臣》中饰演“Gilda”;唐尼采蒂歌剧《爱之甘醇》中饰演“Adina”;约翰·施特劳斯轻歌剧《蝙蝠》中饰演“Adele”等主要角色,并多次参于各类重大演出。
曾荣获文化部举办的首届全国声乐领军人才培养计划“优秀声乐人才“称号;中国音协举办的全国青年声乐拔尖人才培训班成员;2018"iSING"国际青年歌唱家培养计划成员。曾荣获第十一届中国音乐金钟奖声乐(美声)比赛金钟奖;第二届哈尔滨国际音乐比赛(声乐)第二名;雷纳托·布鲁松国际声乐大赛第一名及布鲁松特别奖;意大利“V. Moscella”国际声乐比赛第二名(第一名空缺);第二届国际大学生歌剧声乐比赛第一名;第三届保罗·科尼歌剧声乐大赛第一名;第三届全国高等艺术院校艺术歌曲比赛(法语)研究生组一等奖等国内外重大声乐赛事奖项。
▲演唱 汤启婧
青年花腔女高音,原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歌舞剧团独唱演员,中国武警文工团特邀独唱演员。本科毕业于西安音乐学院,研究生毕业于中国音乐学院,分别师从于鲜于越歌教授,吴碧霞教授。曾获得中央电视台第十五届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新疆赛区银奖;第四届韩国春川国际声乐比赛歌剧咏叹调演员组铜奖等众多奖项。2019年在北京剧院参演国家艺术基金项目歌剧《复活》,饰演博奇科娃。
2014年为大型消防题材电影《光荣使命》演唱主题曲。
2016年为兵团杂技团大型原创杂技剧《楼兰寻梦》演唱主题曲《楼兰 楼兰》。
2017年为清泉寺世界佛教大会演唱主题曲《清泉禅语》。
2017年为感动中国人物,兵团戍边英雄魏德友演唱原创公益歌曲《你一路走过》。
2018年演唱的《总书记和各族人民心连心》《新疆,洒满爱的地方》入选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年度推广专辑。
2020年演唱由中国著名词作家瞿琮老师作词,张红老师作曲的原创作品《月亮亮,女人香》。
2023年参加第三届军事文化节开幕音乐会——《红船行》,演唱原创作品《红线》。
2024年受邀参加郑州市新年交响音乐会。
代表作:《女神》《盛世中国》《帕米尔女郎》《丝绸之路》《再唱延安颂》《本色》等。
▲演唱 王博
青年男高音,以优异成绩考入中国音乐学院研究生院,师从于我国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声乐教育家,中国音乐学院博士生导师金永哲教授。
入选中国音乐学院2023-2024 学年 “拔尖人才培养计划”
获首届全国专业音乐学院“优才计划”卓越展演奖
曾获第十一届海峡两岸声乐比赛全国金奖
2021.12 出演上合组织国家驻华大使馆新年音乐会
2022.5 获中国音乐金钟奖北京赛区优秀奖
2022.6中国乐派全国研讨会开幕式音乐会中作为重要嘉宾在国家大剧院演出
2022.7第十届全国高等院校声乐展演中获歌剧组三等奖
2022.7第十届全国高等院校声乐展演中获重唱组三等奖
多次参与校内外重大演出活动
曾出演多部中外歌剧
外国歌剧《女人心》饰演费兰多
外国歌剧《魔笛》饰塔米诺
外国歌剧《蝙蝠》饰阿尔弗莱德
中国歌剧《洪湖赤卫队》饰刘闯
中国歌剧《沂蒙山》饰林生 等
并多次在国家大剧院,北京音乐厅,保利剧院参与音乐会演出
在此期间也参加了国内外多个大师班的学习和演出,均受到一致好评!
▲演奏 北京交响乐团
被誉为“首都明珠交响乐团”的北京交响乐团,成立于1977年10月,隶属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曾长期担任乐团艺术指导的老一辈指挥大师李德伦、严良堃、黄飞立、韩中杰、徐新以及首任团长李湘林为乐团的发展做出了极大贡献。上世纪90年代至2018年,著名指挥家谭利华担任北京交响乐团团长、艺术总监、首席指挥。期间,进行了重大改革与调整,乐团逐步走向职业化。作为中国首都北京音乐文化的亲历者、见证者和创造者,该团在成立和发展的历程中,凭借高度的职业化标准、严谨的演奏技艺、丰富广泛的曲目和深厚的音乐修养,使得北京交响乐团成为中国最受欢迎和国际颇有影响力的乐团之一,赢得了世界性的广泛关注与赞誉。
北京交响乐团多次代表国家及首都参与大型的对外文化交流活动并多次出访德国、英国、瑞士、奥地利、意大利、捷克、波兰、克罗地亚、匈牙利、土耳其、斯洛文尼亚、塞尔维亚、韩国等国,并在全国各地和港澳台举办巡回演出。2001年至2017年八度载誉完成了欧洲巡演,获得欧洲评论界极高的评价。2013年乐团首次登上美洲大陆,对墨西哥、美国进行了为期两周的巡演,美国发行量最大的华盛顿邮报通栏标题称——“北京交响乐团掀起古典音乐热潮”。
北京交响乐团从1994年就开始致力于广泛而深入的普及交响音乐会。其足迹遍及北京的军营、厂矿、学校、社区以及中国的各大音乐厅和高等院校。在二十多年的普及足迹中,北京交响乐的普及音乐会多达近千场,涉及不同职业和不同年龄的观众人数上百万人次。2016年,由北京交响乐团发起的“首都市民音乐厅”,倡导“百姓身边的交响乐”,推动古典音乐走进首都市民的日常生活,成为首都公共文化的惠民品牌。
◆指 挥:金郁矿
◆演 唱:张文沁 汤启婧 王 博
◆打击乐:宋 洋
◆演 奏:北京交响乐团
◆时 间:2024年12月19日
◆地 点:中国科学院大学科学与艺术大楼
◆支持单位:中国传媒大学音乐与录音艺术学院
“本演出由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
科技交响组曲
2024 • 重磅推荐
北京交响乐团2024年度重点创作项目·科技交响组曲《交响编码》是一部以交响乐的形式展示艺术与科技的融合,将音乐创作和科技编程相结合的交响乐作品,从策划、座谈、创作时间已有近一年的时间,本部作品是一次跨领域、跨学科的合作,汇聚了国内包含作曲家、声学家、人工智能、声效设计师等相关领域的精英共同参与,实现了音乐与科技的深度融合。即将在12月19日在中国科学院大学科学与艺术大楼首演!
◆作曲:郑阳
◆作词:陈钦智
◆音响设计:张一龙
◆视觉交互设计:马仕骅
◆电子音乐设计:冯金硕
◆电子音效制作:王熙皓
主创团队• 介绍
▲作曲 郑阳
青年作曲家,1988年出生于音乐世家,2006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2010年保送作曲专业硕士研究生。师从著名作曲家、中央音乐学院副院长秦文琛教授。2014年作为北京市优秀毕业生以全优成绩毕业,同年特招入伍,现任国防大学军事文化学院(原解放军艺术学院)作曲专业副教授,国防大学首届“名师名家工程”青年英才,享受军队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岗位津贴。荣立个人“三等功”1次,“嘉奖”5次。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作曲与作曲理论学会理事,北京现代音乐节学术主任,中国交响音乐季艺术中心副秘书长。
担任2016年G20国际峰会、2017年金砖国际峰会、2019年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2020年中央军委慰问驻京部队老干部迎新春文艺演出、2021年第31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开幕式等国际国内重大文艺创演活动的音乐主创。
作品入选: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时代交响——中国交响乐作品创作扶持计划”(5项)、国家艺术基金(3项)、中国文联艺术基金、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庆祝建党100周年军事文艺重点选题”、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中国交响乐作品回顾展、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中国交响乐作品展演、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全国优秀作品展演(3项)、中国文联与中国音协“礼赞新时代 奋进新征程”等。
作品荣获:“美国巴洛基金国际作曲比赛”冠军大奖,并在“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全国交响乐作品比赛”、“中国音乐家协会中国当代歌曲创作精品工程——特别贡献原创作品”、“中国音协:新时代交响”、“帕拉天奴杯作曲大赛”等国内外作曲比赛中斩获重要奖项。
接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中国音乐家协会、北京现代音乐节、中国交响乐团、中央民族乐团、北京交响乐团、北京民族乐团、广东民族乐团、上海交响乐团、江苏省交响乐团、山东歌舞剧院、青岛交响乐团、深圳“一带一路”国际音乐季、美国巴洛基金中心、波兰“华沙之秋”国际音乐节、粤港澳大湾区国际音乐季、中国东盟国际音乐周等国内外各类重要机构、乐团和著名音乐节的大量委约创作。
多部作品在国内外10几个国家由30余个知名乐团广泛公演,均获得高度评价。部分作品在人民音乐出版社、中国文联出版社等出版发行,并入选:“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规划项目(2项)、中宣部重点出版物选题(2项)、中华优秀出版物奖等。多篇学术论文在《人民音乐》、《音乐创作》等核心期刊中发表。
近十年来,郑阳的创作得到了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著名作曲家叶小纲院士的指导与支持。
▲作词 陈钦智
诗人,中国当代作家代表作陈列馆专栏作家;中国纪实文学研究会会员。 毕业于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在长期从事教学工作的同时,以自己对文学艺术的热爱,笔耕不辍,所从事的教学工作和创作的文学作品,都曾荣获各类奖项。2004年入编香港中国国际交流出版社《世界优秀专家人才名典》;2009年,上海书店出版社编辑其新体诗作300余首,以笔名《文贲诗集》出版。“文贲旧体诗集”也即将推出。
近年来,作为文学策划,在音乐作品方面,曾数度协助著名作曲家叶小纲先生的创作。从早先的《岭南四首》、《七阕西湖》,到相继完成上海“奥盛集团20周年庆典组歌”《挽手山川,飞越雄关》(2017年5月,演于上海东方艺术中心)和“大型声乐交响诗”《鲁迅》(2017年9月,首演于国家大剧院,随后由中外著名指挥家胡咏言,【德】马尔采夫等执棒,展开全国巡演),广受好评。2021年,在深圳市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作品、大型声乐交响套曲《英雄颂》中,应邀担任“文学统筹”。
2015年7月,以古典文学修养和开阔的历史视野,所作原创歌剧《永乐》,由叶小纲作曲,成功首演于国家大剧院;2017年4月,又接连再演于天津,哈尔滨。2018年,五月,根据【清】蒲松龄原作编写的歌剧《聂小倩》,由青年作曲家郑阳作曲,在“世界新音乐节暨北京现代音乐节”上演,获得了国内外专家与观众的高度评价。十月,应上海国际艺术节委约,再度与叶小纲合作,在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演出了艺术节的开幕大戏— —交响神话《创世秘符》。
2021年,作为“文学策划和歌词创作”,与郑阳再度合作大型交响合唱组曲《琴岛畅想——新新山海城》,由著名指挥家张国勇先生指挥青岛交响乐团与多个国内顶级合唱团,展开全国巡演。
▲音响设计 张一龙
中国传媒大学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录音系副主任。录音/混音师、音响工程师、音乐制作人。曾常任中央音乐学院特聘主科教师。
中国录音师协会理事。
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声音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舞台美术学会音响专家委员。
中国高校影视学会声音专业委员会理事。
工作在音乐录音、现场声音设计与研究第一线20余年,曾任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乐家轩录音棚录音/混音师。与国内外数十个乐团、数千位音乐家有过成功合作,主持过数百场音乐会、演唱会、歌剧、音乐剧、电视节目现场及专辑录音制作。
长期担任中国交响乐团、中国广播民族乐团、中央芭蕾舞团、国家大剧院、北京交响乐团、人民音乐出版社合作录音师,中国民族音乐节、北京现代音乐节首席录音师,北京国际电子音乐节音响总监。
曾作为主创参与的重大活动与项目包括: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 国歌官方录音版本
北京夏季奥运会
APEC北京峰会
国庆70周年天安门联欢活动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1、102周年音乐会
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
音乐舞蹈史诗《奋斗吧中华儿女》
纪录电影《千年敦煌》《敦煌魂》
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元宵晚会、中秋晚会
解放军全军文艺汇演等。
作品屡获国内外重量级奖项:
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6项)
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文华大奖
中国出版政府奖
中国金唱片奖
中国电影华表奖
圣塞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金贝壳”奖
广电总局广播节目技术质量奖-金鹿奖
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声音制作优秀作品奖”
中国录音师协会“录音节目质量评比奖”
DTS优秀环绕声作品奖等。
▲视觉交互设计 马仕骅
新媒体艺术家,中国音乐学院作曲系电子音乐作曲专业教师,中央音乐学院电子音乐作曲专业博士。
专注于计算机音乐与视听艺术,作为跨媒体艺术家,在国际重要计算机音乐活动中持续发表相关作品。
所创作的互动多媒体类作品曾在北京国际电子音乐节作曲比赛、全国声音与音乐技术会议(CSMT)作曲比赛、全国高校数字艺术大赛(NCDA)等赛事中多次获得奖项。所创作的新媒体音乐作品曾多次在中国、美国、欧洲等多个地区的艺术活动中上演,其中包括北京国际电子音乐节、上海电子音乐周、波兰Audio ART FEStival、2世界电子音乐联合年会(CIME)、国际现代音乐协会新音乐日(ISCM)、国际计算机音乐协会年会(ICMC)、新音乐表现界面会议(NIME)、杭州国际电子音乐节等。所作的装置类艺术作品曾于2015 B3+Beijing动态之再影像展(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2018中国音乐新媒体联盟装置展、2021长沙無用博物馆《隐形的声音》装置展等活动中展出。2022年10月于上海举办作品个展《再声:RE-SOUND》。
▲电子音乐设计 冯金硕
作曲家,博士,中国传媒大学副教授。2022年国家艺术基金资助作曲家。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师从中国电子领军人物张小夫教授;美国俄勒冈大学就读国家公派联合培养博士,师从音乐学院院长杰弗里·斯托莱特教授。他的代表作品包括中国舞剧《曹雪芹》、《人生若只如初见》、《东坡海南》、《百年正阳门》和交互艺术展 《万物共生》、《夜谭·白鹿原》等。此外,他的作品还在国际上演出,包括在北京国际电子音乐节、北京现代音乐节、ICMC、CIME/ICEM、SEMUS、布拉格四年展等音乐活动。
▲电子音效制作 王熙皓
青年作曲家,北京市音乐家协会会员。本科与硕士(保送)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创作范围涉猎影视戏剧、游戏、舞蹈、电子音乐、管弦乐等多个领域。2019入选国家艺术基金·青年创作人才(作曲)。网易游戏指定签约作曲家,担任《梦幻西游·手游》、《世界之外》、等游戏的音乐主创之一。先后与中央民族乐团、中国广播艺术团、国际首席爱乐乐团、Budapest Scoring Orchestral等知名艺术家或团体合作完成数百余个音乐项目。
代表作品有中国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一部历史专题片《中国通史》;VR电影作品《Free Whale》曾入围第74届威尼斯电影节VR单元、巴西圣保罗电影节等。为打击乐与电子音乐而作《玄武》、为电子音乐与数字影像而作《捕捉瞬间》、为大阮与电子音乐而作《西河剑器》等多部作品在美国International Computer Music Conference、北京国际电子音乐节中国青年作曲家专场音乐会、葡萄牙国际电子音乐联合会主席年会中国作曲家专场等公演。曾获奖项包括北京国际电⼦⾳乐作曲⽐赛第⼀名;全球⾳乐奖(美国)铜奖等。
演出阵容• 介绍
▲指挥 金郁矿
青年指挥,两项国际指挥大赛亚军,新古典室内乐团发起人,“艺苑撷英--全国优秀青年指挥人才”十位指挥家之一,“青鸟计划”召集人,梅纽因音乐节“尼姆·雅尔维”奖获得者,自2024/2025音乐季起出任四川爱乐乐团首席指挥。
2021年起,金郁矿师从著名指挥家、音乐教育家余隆,在其指导下,金郁矿不仅在指挥专业方面得到提升,更是拓展了其作为青年指挥的职业生涯。2022 年,金郁矿在由中宣部文艺局、中国文联、中国音协共同主办的“艺苑撷英--全国优秀青年指挥人才展演”中,被选为“十大青年指挥人才”。
2021年1月8日,金郁矿组建新古典室内乐团,并带领他的乐团于 2021年10月获第二十四届北京国际音乐节“青年音乐家奖”,于2021年末获橄榄艺术大奖“年度最佳新人”。2021年6月,金郁矿以最年轻的参赛者身份获得亚美尼亚哈恰图良国际指挥比赛亚军。2023年8月,金郁矿在瑞士格施塔德梅纽因音乐节获得了“尼姆·雅尔维”奖。金郁矿曾与多支国内外交响乐团合作音乐会:2023年7月,金郁矿执棒上海交响乐团为上海夏季音乐节“MISA”开幕,时年2月及4月两度指挥广州交响乐团,分别上演了音乐季晚场音乐会与下午茶音乐会;携手四川爱乐乐团建团50周年,登上国家大剧院第八届“中国交响乐之春”的舞台;执棒第25/26届北京国际音乐节闭幕音乐会。
近两年,金郁矿先后指挥了昆明聂耳交响乐团、广州交响乐团、杭州爱乐乐团、成都交响乐团、中国爱乐乐团等多支交响乐团的音乐季音乐会,并执棒深圳交响乐团2021莫扎特音乐周开幕音乐会、上海音乐厅与新古典室内乐团2021/22新年音乐会、成都音乐厅交响乐团2022中国当代音乐创作(成都)学术研讨会开幕音乐会、上海爱乐乐团2023上海星期广播音乐会演出季开幕音乐会等。
金郁矿于2015年考入上海音乐学院附中指挥专业,曾师从赵晓鸥、张国勇、林大叶教授。2023年金郁矿获得上海音乐学院学士学位,成为上海音乐学院当届优秀毕业生代表并获得保研资格。
▲乐队首席 杨莹
杨莹自幼便展现出对音乐的浓厚兴趣与天赋,5 岁起便踏上了小提琴的学习之旅,先后师从中央音乐学院的童卫东教授、林朝阳教授、杨大风教授、黄小韶教授。在求学过程中,杨莹不断磨砺自己的技艺,多次与世界级音乐家携手合作,其中包括蜚声国际的音乐大师罗斯特罗波维奇、小泽征尔、米沙-麦斯基、阿什肯纳基、克莱默尔、郎朗、王健、王羽佳等,为他的音乐之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近些年来,杨莹在国际国内的音乐舞台上活跃度极高。他不仅对室内乐演奏充满热忱,积极参与各类室内乐的排练和演出,还热衷于投身各种音乐夏令营及大师班的活动,不断汲取音乐的滋养,丰富自己的艺术内涵。
杨莹在交响乐团领域的成就同样令人瞩目,曾担任中央音乐学院交响乐团首席。此外,杨莹还以客席首席的身份活跃于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青岛交响乐团、南昌交响乐团、江苏交响乐团、浙江交响乐团和浙江音乐学院室内乐团。在与不同乐团的合作中,积累了大量宝贵的经验,展现出卓越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以及出色的团队领导和组织能力。
凭借非凡的音乐造诣,杨莹获得了香港中华基金会提供的一把 1731 年 Stradivarius 意大利名琴的使用权。
▲打击乐 宋洋
北京交响乐团打击乐演奏员,中央⾳乐学院⻄洋打击乐研究⽣。
3岁开始接触架⼦⿎,6岁开始古典打击乐的学习,12岁考⼊中央⾳乐学院附中,师从刘刚副教授。2010年保送到中央⾳乐学院,跟随李飈教授。多次参与国事及外事活动。
2003年受邀参加宋庆龄诞⾠110周年慈善晚会,担任⻢林巴独奏演员。2004年受邀参加亚太经合组织闭幕晚宴,担任⻢林巴独奏演员。2012年跟随中国⻘年交响乐团赴德国演出,2013年跟随中国⻘年交响乐团赴俄罗斯参与庆祝中俄建交晚会。在校期间曾担任过中国少年交响乐团打击乐⾸席,中国⻘年交响乐团打击乐⾸席,多次拿到等级奖学⾦。曾与国家⼤剧院管弦乐团、中国爱乐乐团、中国交响乐团、中国解放军军乐团、武警⽂⼯团、战友⽂⼯团、中国京剧院等知名乐团合作。与之合作过的⾳乐家有谭盾、叶⼩纲、郭⽂景、朗朗、吕思清、李传韵、瓦莱⾥·捷杰耶夫、余隆、谭丽华、袁莎等。现任李飈⻘年打击乐团⻣⼲团员,同时效⼒于李飈打击乐团。荣获2007年第三节全国⻘少年打击乐⽐赛专业⻘年组三等奖。荣获奔驰爱⼼教育⼤使称号,并获得奔驰未来之星证书。此外在2012年个⼈发起并成⽴了V-PLAY打击乐团。同时担任中国⼈⺠⼤学附属⼩学打击乐教师。
▲演唱 张文沁
国家大剧院驻院女高音歌唱家,曾主演国家大剧院制作的《费加罗的婚礼》(苏珊娜),《霍夫曼的故事》(奥林匹亚),《假面舞会》(奥斯卡),《艺术家的生涯》(穆塞塔),《贾尼·斯基基》(劳蕾塔),《长征》(万霞);儿童歌剧《白雪公主》(白雪)等十余部中外歌剧。另于莫扎特歌剧《女人心》中饰演“Despina”;《魔笛》中饰演“夜后”;《唐璜》中饰演“Zerlina”;威尔第歌剧《弄臣》中饰演“Gilda”;唐尼采蒂歌剧《爱之甘醇》中饰演“Adina”;约翰·施特劳斯轻歌剧《蝙蝠》中饰演“Adele”等主要角色,并多次参于各类重大演出。
曾荣获文化部举办的首届全国声乐领军人才培养计划“优秀声乐人才“称号;中国音协举办的全国青年声乐拔尖人才培训班成员;2018"iSING"国际青年歌唱家培养计划成员。曾荣获第十一届中国音乐金钟奖声乐(美声)比赛金钟奖;第二届哈尔滨国际音乐比赛(声乐)第二名;雷纳托·布鲁松国际声乐大赛第一名及布鲁松特别奖;意大利“V. Moscella”国际声乐比赛第二名(第一名空缺);第二届国际大学生歌剧声乐比赛第一名;第三届保罗·科尼歌剧声乐大赛第一名;第三届全国高等艺术院校艺术歌曲比赛(法语)研究生组一等奖等国内外重大声乐赛事奖项。
▲演唱 汤启婧
青年花腔女高音,原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歌舞剧团独唱演员,中国武警文工团特邀独唱演员。本科毕业于西安音乐学院,研究生毕业于中国音乐学院,分别师从于鲜于越歌教授,吴碧霞教授。曾获得中央电视台第十五届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新疆赛区银奖;第四届韩国春川国际声乐比赛歌剧咏叹调演员组铜奖等众多奖项。2019年在北京剧院参演国家艺术基金项目歌剧《复活》,饰演博奇科娃。
2014年为大型消防题材电影《光荣使命》演唱主题曲。
2016年为兵团杂技团大型原创杂技剧《楼兰寻梦》演唱主题曲《楼兰 楼兰》。
2017年为清泉寺世界佛教大会演唱主题曲《清泉禅语》。
2017年为感动中国人物,兵团戍边英雄魏德友演唱原创公益歌曲《你一路走过》。
2018年演唱的《总书记和各族人民心连心》《新疆,洒满爱的地方》入选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年度推广专辑。
2020年演唱由中国著名词作家瞿琮老师作词,张红老师作曲的原创作品《月亮亮,女人香》。
2023年参加第三届军事文化节开幕音乐会——《红船行》,演唱原创作品《红线》。
2024年受邀参加郑州市新年交响音乐会。
代表作:《女神》《盛世中国》《帕米尔女郎》《丝绸之路》《再唱延安颂》《本色》等。
▲演唱 王博
青年男高音,以优异成绩考入中国音乐学院研究生院,师从于我国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声乐教育家,中国音乐学院博士生导师金永哲教授。
入选中国音乐学院2023-2024 学年 “拔尖人才培养计划”
获首届全国专业音乐学院“优才计划”卓越展演奖
曾获第十一届海峡两岸声乐比赛全国金奖
2021.12 出演上合组织国家驻华大使馆新年音乐会
2022.5 获中国音乐金钟奖北京赛区优秀奖
2022.6中国乐派全国研讨会开幕式音乐会中作为重要嘉宾在国家大剧院演出
2022.7第十届全国高等院校声乐展演中获歌剧组三等奖
2022.7第十届全国高等院校声乐展演中获重唱组三等奖
多次参与校内外重大演出活动
曾出演多部中外歌剧
外国歌剧《女人心》饰演费兰多
外国歌剧《魔笛》饰塔米诺
外国歌剧《蝙蝠》饰阿尔弗莱德
中国歌剧《洪湖赤卫队》饰刘闯
中国歌剧《沂蒙山》饰林生 等
并多次在国家大剧院,北京音乐厅,保利剧院参与音乐会演出
在此期间也参加了国内外多个大师班的学习和演出,均受到一致好评!
▲演奏 北京交响乐团
被誉为“首都明珠交响乐团”的北京交响乐团,成立于1977年10月,隶属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曾长期担任乐团艺术指导的老一辈指挥大师李德伦、严良堃、黄飞立、韩中杰、徐新以及首任团长李湘林为乐团的发展做出了极大贡献。上世纪90年代至2018年,著名指挥家谭利华担任北京交响乐团团长、艺术总监、首席指挥。期间,进行了重大改革与调整,乐团逐步走向职业化。作为中国首都北京音乐文化的亲历者、见证者和创造者,该团在成立和发展的历程中,凭借高度的职业化标准、严谨的演奏技艺、丰富广泛的曲目和深厚的音乐修养,使得北京交响乐团成为中国最受欢迎和国际颇有影响力的乐团之一,赢得了世界性的广泛关注与赞誉。
北京交响乐团多次代表国家及首都参与大型的对外文化交流活动并多次出访德国、英国、瑞士、奥地利、意大利、捷克、波兰、克罗地亚、匈牙利、土耳其、斯洛文尼亚、塞尔维亚、韩国等国,并在全国各地和港澳台举办巡回演出。2001年至2017年八度载誉完成了欧洲巡演,获得欧洲评论界极高的评价。2013年乐团首次登上美洲大陆,对墨西哥、美国进行了为期两周的巡演,美国发行量最大的华盛顿邮报通栏标题称——“北京交响乐团掀起古典音乐热潮”。
北京交响乐团从1994年就开始致力于广泛而深入的普及交响音乐会。其足迹遍及北京的军营、厂矿、学校、社区以及中国的各大音乐厅和高等院校。在二十多年的普及足迹中,北京交响乐的普及音乐会多达近千场,涉及不同职业和不同年龄的观众人数上百万人次。2016年,由北京交响乐团发起的“首都市民音乐厅”,倡导“百姓身边的交响乐”,推动古典音乐走进首都市民的日常生活,成为首都公共文化的惠民品牌。
◆指 挥:金郁矿
◆演 唱:张文沁 汤启婧 王 博
◆打击乐:宋 洋
◆演 奏:北京交响乐团
◆时 间:2024年12月19日
◆地 点:中国科学院大学科学与艺术大楼
◆支持单位:中国传媒大学音乐与录音艺术学院
“本演出由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