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季演出 | 携手柏林交响乐团为2024收官,北京交响乐团2025年将改变自然年乐季模式
12月13日晚,在中山公园音乐堂李昊冉执棒北京交响乐团,携手柏林交响乐团大提琴首席弗里德曼·路德维希(Friedemann Ludwig)和圆号首席岑克·沙欣(Cenk Sahin)奏响2024年度乐季的收官演出。乐季收官音乐会上演马勒交响巨作,并邀请柏林交响乐团两位首席的重磅加盟,体现了乐团的演奏实力和艺术自信。
▲北京交响乐团常任指挥 李昊冉
《普罗米修斯的生民》是贝多芬创作的舞剧音乐典型代表。1800年,贝多芬曾被邀请为维加诺编舞的同名舞剧谱曲,讲述了普罗米修斯盗取圣火,将象征着光明与启示的火种播撒给人类后,却遭受神之酷刑惩罚的故事。在这部管弦乐中,作曲家贝多芬用音乐塑造了普罗米修斯崇高献身的鲜明人物形象。在李昊冉的执棒下,虽没有大型乐曲那般庞大复杂,但乐团演出仍保持着该时期舞剧音乐中的典雅轻盈风格,以细腻多彩的音乐线条勾勒出音乐中的戏剧性元素。
▲柏林交响乐团大提琴首席 弗里德曼·路德维希
随后,乐团演奏了瓦格纳笔下名作《前奏曲与“爱之死”》,以标志性的“特里斯坦和弦”成为全曲的记忆亮点,有了两位柏林交响乐团首席的加盟,乐团对于每次主题陈述的表达都呈现出丰富的变化与张力。柏林交响乐团圆号首席岑克·沙欣的演奏风格以细腻音色和丰富表现力著称,大提琴首席弗里德曼·路德维希本场音乐会也带着1840年由让·巴蒂斯特·维奥姆 (Jean Baptiste Vuillaume) 制作的大提琴。柏林交响乐团名家名琴的加持,让这场音乐会更添正统德奥音乐的风采。
▲柏林交响乐团 圆号首席岑克·沙欣
下半场的重头戏是马勒《第五交响曲》。该乐作首次公演于1904年,通过五个乐章的音乐叙事展现了人生、爱情、生死等宏大命题。其中,第四乐章的小柔板,常被视为献给他妻子的一封情书。在北京交响乐团的诠释版本中,呈现了从暗夜走向黎明的音乐色彩转变,从音乐情感表达和演奏技术层面,不失为一场值得回味的音乐现场。
随着马勒《第五交响曲》曲终,也结束了2024年的乐季演出,回顾这一年,北京交响乐团秉持立足北京、服务大众的宗旨,推动交响乐的普及与发展,以音乐之力为城市文化的繁荣贡献更多智慧与力量。不仅以自然年为单位推出了“勃拉姆斯之夜”“从牧歌到狂欢”“百年·德奥”等多场专业且别具特色的演出,还通过多措并举、创新改革,为推动副中心文化建设和提升市民艺术素养作出了积极贡献。
本乐季,北京交响乐团在保持高上座率和吸引年轻观众的同时,致力于提升演出质量,邀请德国柏林爱乐交响乐团首席、俄罗斯柴可夫斯基交响乐团首席参加演出,扩大乐团国际影响力,并聘请在业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小提琴演奏家杨莹担任乐团首席,为乐团业务建设走出重要一步,并与中央音乐学院和中国音乐学院的广泛合作,为乐团在人才战略培养方面打下坚实基础。
北京交响乐团团长李长军谈及2025年乐季演出时表示,作为乐团的重大改革举措之一,明年乐团计划调整演出季时间,使之与国际接轨。明年乐团先推出半乐季项目,随后将在2025年9月,正式推出2025至2026乐季的乐季策划方案,以期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和国内示范作用的更多臻品演出。
12月13日晚,在中山公园音乐堂李昊冉执棒北京交响乐团,携手柏林交响乐团大提琴首席弗里德曼·路德维希(Friedemann Ludwig)和圆号首席岑克·沙欣(Cenk Sahin)奏响2024年度乐季的收官演出。乐季收官音乐会上演马勒交响巨作,并邀请柏林交响乐团两位首席的重磅加盟,体现了乐团的演奏实力和艺术自信。
▲北京交响乐团常任指挥 李昊冉
《普罗米修斯的生民》是贝多芬创作的舞剧音乐典型代表。1800年,贝多芬曾被邀请为维加诺编舞的同名舞剧谱曲,讲述了普罗米修斯盗取圣火,将象征着光明与启示的火种播撒给人类后,却遭受神之酷刑惩罚的故事。在这部管弦乐中,作曲家贝多芬用音乐塑造了普罗米修斯崇高献身的鲜明人物形象。在李昊冉的执棒下,虽没有大型乐曲那般庞大复杂,但乐团演出仍保持着该时期舞剧音乐中的典雅轻盈风格,以细腻多彩的音乐线条勾勒出音乐中的戏剧性元素。
▲柏林交响乐团大提琴首席 弗里德曼·路德维希
随后,乐团演奏了瓦格纳笔下名作《前奏曲与“爱之死”》,以标志性的“特里斯坦和弦”成为全曲的记忆亮点,有了两位柏林交响乐团首席的加盟,乐团对于每次主题陈述的表达都呈现出丰富的变化与张力。柏林交响乐团圆号首席岑克·沙欣的演奏风格以细腻音色和丰富表现力著称,大提琴首席弗里德曼·路德维希本场音乐会也带着1840年由让·巴蒂斯特·维奥姆 (Jean Baptiste Vuillaume) 制作的大提琴。柏林交响乐团名家名琴的加持,让这场音乐会更添正统德奥音乐的风采。
▲柏林交响乐团 圆号首席岑克·沙欣
下半场的重头戏是马勒《第五交响曲》。该乐作首次公演于1904年,通过五个乐章的音乐叙事展现了人生、爱情、生死等宏大命题。其中,第四乐章的小柔板,常被视为献给他妻子的一封情书。在北京交响乐团的诠释版本中,呈现了从暗夜走向黎明的音乐色彩转变,从音乐情感表达和演奏技术层面,不失为一场值得回味的音乐现场。
随着马勒《第五交响曲》曲终,也结束了2024年的乐季演出,回顾这一年,北京交响乐团秉持立足北京、服务大众的宗旨,推动交响乐的普及与发展,以音乐之力为城市文化的繁荣贡献更多智慧与力量。不仅以自然年为单位推出了“勃拉姆斯之夜”“从牧歌到狂欢”“百年·德奥”等多场专业且别具特色的演出,还通过多措并举、创新改革,为推动副中心文化建设和提升市民艺术素养作出了积极贡献。
本乐季,北京交响乐团在保持高上座率和吸引年轻观众的同时,致力于提升演出质量,邀请德国柏林爱乐交响乐团首席、俄罗斯柴可夫斯基交响乐团首席参加演出,扩大乐团国际影响力,并聘请在业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小提琴演奏家杨莹担任乐团首席,为乐团业务建设走出重要一步,并与中央音乐学院和中国音乐学院的广泛合作,为乐团在人才战略培养方面打下坚实基础。
北京交响乐团团长李长军谈及2025年乐季演出时表示,作为乐团的重大改革举措之一,明年乐团计划调整演出季时间,使之与国际接轨。明年乐团先推出半乐季项目,随后将在2025年9月,正式推出2025至2026乐季的乐季策划方案,以期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和国内示范作用的更多臻品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