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交响乐团,北京交响乐团,

科技交响丨用9分钟读懂这部作品!

新闻动态 / 演出活动 / 科技交响丨用9...

科技交响组曲

《交响编码》

21.jpg

作为北京交响乐团2024年度重点创作项目·科技交响乐组曲《交响编码》将于12月19日正式首演。本部作品将交响乐与前沿科技深度结合,以六个充满创新意义的乐章,带领观众领略音乐与科技完美融合的无限可能。

今天,我们为您详细介绍《交响编码》每个乐章的精彩内容,带您一探这场视听盛宴的独特魅力。

作品解读

第一乐章《万物生长》

(交响乐)

作为整套作品的开篇,首先由来源于大自然的各类声效与神奇的电子音乐所精心编织的引子,将人们瞬间带入到地球家园美丽而震撼的万千气象之中。随后,交响乐队在不知不觉中悄然嵌入,随后充分融合与交互,进而迅速演变并发展,合力构建出美轮美奂的音乐时空。在此乐章中,不仅能够领略到宏观的壮阔效果,同时也能够清晰地感受到细节的灵动。在交响乐队与电子声效共同构筑出的浓烈高潮之间,钢琴、长笛与小提琴独奏元素的突然出现与转换,造成了音乐状态和气场的瞬息万变,充满了戏剧性和惊喜感,带给人们多维度、多元化、立体性的新颖审美感受。

伴随着音乐之翼,联想到自然与科技之间所存在的密切联系,并展开对于二者和谐共生的深刻思考。未来,科技的进步将更加显著地作用于人类与自然,在自然科学、生物工程等领域的研究探索,承载着反馈于绿水青山的神圣使命。

第二乐章《微观世界》

(交响乐)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人类探索的范畴与方向不仅向宏观的尺度进军,同时也发现了微观世界中似乎存在着更加浩瀚的宇宙。在这个领域中延展出了大量的高新学科,如:量子力学、纳米技术、生物工程、基因编辑、人工智能、超级计算等。这些技术的发展得以使人类站在全新的维度颠覆性地重新认识整个世界,并逐渐通过其找到了打开宇宙奥秘之门的钥匙。通过逐渐掌握这些技术,人类的科技能力再度跨越式发展,人类的生活、健康、工作等方方面面也都享受到了微观科技领域所带来的便利、高效与福音。

更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如同被打开的潘多拉魔盒一般,随着对此领域研究的不断深入,其所展现出的未知空间与认知谜团也呈指数级增长,可见人类探索世界之路漫漫,一切仿佛仅仅是开端……

此乐章中采取了精密的乐队写作手段,以展现出“微观世界”绮丽与复杂的状态。同时,也设计了宏大性与行进感的音乐段落,以表达出“微观世界”丝毫不逊色于“宏观寰宇”的浩瀚无垠。

第三乐章《太空探秘》

(花腔女高音与交响乐队)

“飞天”是人类最古老的梦想,千年来百折不挠的追求使人类逐步将其化为现实。作为世界文明古国的中国,自古就留下了无数关于“飞天”的神话与传说,例如:嫦娥奔月、后羿射日、敦煌飞天壁画、唐明皇游月宫等。这些都寄托了人们对于宇宙的无限遐想与向往。

如今,载人航天工程是世界高新技术发展水平的集中体现,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中国航天作为国之重器,多年来越过一座座科学高峰,不断取得里程碑式的辉煌成就,必然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征程上,发挥出重要作用。

此乐章将先进多元化的创作理念与中国传统音乐元素进行创新式融合,从中国古代与“飞天”相关的传统神话中获得灵感,以花腔女高音独唱作为“羲和”(日月女神、日母、日御)的化身形象,通过唯美典雅的旋律与唱腔、绚丽多彩的技术发挥与拓展、创新的人声器乐化处理手段,在进一步显著挖掘了声乐技术与艺术表现的潜力和空间的同时,更配合交响乐队色彩斑斓的效果,并在数字电子技术对其的渲染和加持下,生动地描绘出了宇宙的浩瀚无垠、神秘玄妙、威严壮观、变幻莫测,更带领人们踏上了一场太空探秘的奇旅。

第四乐章《时空隧道》

(AI人工智能交响乐)

时空穿越与星际旅行一直是近些年来世界上最为热门的话题和元素之一,在大量的电影、文学、音乐、绘画等艺术作品中都可以看到有关的畅想与发挥。如果获得了可以掌控时间的方法,将使我们能够实现在过去、现在与未来之间的自由穿越。如果获取了星际旅行的能力,可以使我们在宇宙尺度中尽情畅游,并寻找到人类未来的新家园。虽然,有关实现这些宏伟理想的理论探索已经在近些年的科研领域中初见端倪,但若想要从理论真正转化为现实则还需要攻克无数的艰难课题。人类文明不断向更高维度进化,冲出太阳系,拥抱广袤宇宙并永远延续,这必将是一场宏伟壮丽的传奇史诗。

此乐章运用AI人工智能技术,在作曲家的描述和指导下,创作并生成了从17世纪至现代多种时期风格的交响乐片段(包括:巴洛克时期风格、古典风格、浪漫主义风格、印象主义风格、20世纪与现代派风格)。并通过科幻式的时光隧道机器音效将其串联起来,通过不同时期音乐风格的瞬间切换,实现了一次数百年量级的“时空穿越”之旅。

此乐章不仅仅是一部单纯的音乐作品,其更是一次对于当前AI人工智能在音乐创作领域发展和应用现状的显示,是对于其优势与不足的解析,也是对于人类与AI人工智能之间关系的一次探讨。

第五乐章《量子节拍》

(打击乐与交响乐)

此乐章从“量子力学”中获取创作灵感,通过对于量子运动状态和其所蕴藏能量的认知与艺术联想,进而个性化、创造性地转化为音乐动机与写作思路。以打击乐独奏作为核心表现主体,并通过数字电子技术对其进行渲染与加持,同时与交响乐队形成奇妙的呼应、融合与对抗等丰富关系。音乐展现出了极其灵巧丰富的跳跃律动,描绘了神秘而深邃的未知空间,同时也造就了异常强大的音浪与冲击力,带给人们非常震撼激荡的艺术审美体验。

第六乐章《逐梦追光》

女高音、男高音与交响乐队

自生命诞生之初睁开眼睛的一刹那,“光”就开始为我们呈现万物的绚丽多彩。“光”是科学及应用的前沿;“追光”是追逐科技的加速创新和飞跃发展。从光谱的斑斓璀璨中,折射出了一首关于“追光”的赞美诗,一部属于“追光”的幻想曲。“追光”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征程上的华丽主题,也是照耀和点亮世界未来的伟大力量。其蕴含着关于和平、繁荣、光明、永恒等的深刻意义。

作为整套作品的终章,新颖、奇妙,乃至梦幻的缤纷的音色与效果交相辉映,光芒四射,并具有强烈的总结性和概括性。女高音、男高音与大气磅礴的交响乐队共同呈现出灿烂辉煌、希望无限、奔向未来的艺术效果和精神境界,引领整套作品发展和升华至最为辉煌夺目的高潮顶点!

演出信息

◆指    挥:金郁矿

◆演    唱:张文沁  汤启婧  王 博

◆打击乐:宋   洋

◆演    奏:北京交响乐团

◆时    间:2024年12月19日

◆地    点:中国科学院大学科学与艺术大楼 

◆支持单位:中国传媒大学音乐与录音艺术学院

  “本演出由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

《交响编码》不仅仅是一部交响乐作品

更是一场科技与艺术跨界融合的探索

每个乐章都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 

展现了音乐创作和科技创新的无限可能

12月19日19点

中国科学院大学·科学与艺术大楼 

一 同 走 进

这场跨越时空的科技交响之旅

22.jpg

23.jpg

 ▲科学与艺术大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