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交响乐团,北京交响乐团,

乐季回顾|金郁矿执棒北京交响乐团,演绎小提琴与打击乐的灵魂对话

新闻动态 / 演出活动 / 乐季回顾|金郁...

1.jpg

5月18日晚,北京的夜空被璀璨的艺术星光点亮。青年指挥家金郁矿携手北京交响乐团,与乐团首席杨莹共同登台,为首都观众献上了一场名为 “瞬间的幻影” 的2025半乐季室内乐作品音乐会。这场音乐会宛如一场音乐的奇幻之旅,将俄罗斯音乐巨匠普罗科菲耶夫与肖斯塔科维奇的经典之作呈现在观众面前,让大家沉浸于一场精妙绝伦的听觉盛宴之中。

2.jpg

音乐会在普罗科菲耶夫的《第一小提琴奏鸣曲》中拉开序幕,而当晚呈现的是为小提琴、打击乐、弦乐队特别改编的版本。这部作品创作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战争的残酷如同阴霾笼罩着普罗科菲耶夫的内心,痛苦与挣扎深深烙印其中,并巧妙地融入到音符之中。它堪称普罗科菲耶夫室内乐作品中的璀璨明珠,融合了现代音乐元素与传统曲式结构。作曲家以独特的音乐语言,诉说着内心的复杂情感,在小提琴奏鸣曲创作领域实现了大胆创新与突破,也为后世作曲家在该领域的创作提供了宝贵的启发与深远的影响。

3.jpg

▲杨莹

在乐团首席杨莹的精彩演绎下,小提琴的声音仿佛有了生命。柔和与急促的旋律线条相互交织,与稳定而尖锐的和弦相得益彰,将充满悬疑氛围的音乐逐渐推向一种紧迫的忧郁之境。而北京交响乐团的乐手们在第二乐章中展现出了令人赞叹的精湛配合。抒情主题中融入了浓郁的俄罗斯悲情色彩,打击乐适时的敲击声更是为这份悲情添上了浓重的一笔。到了第三乐章,杨莹充分发挥其擅长的抒情与细腻风格,小提琴在高音与空灵音域中流淌出柔和的音符,宛如山间清泉,又似清晨薄雾中的鸟鸣,给观众带来了全新的听觉体验,令人耳目一新。在第四乐章,指挥金郁矿站在舞台中央,手中的指挥棒如同魔法棒一般,引领着乐团实现了能量与情感的爆发。乐曲经过一系列复杂的转调和繁复多变的节奏变化后,最终在安静而悲伤的自省中缓缓落幕,留给观众无尽的回味与思考。

4.jpg

▲金郁矿

下半场第一首曲目同样来自普罗科菲耶夫,是他笔下的一部小品。这部作品的名称源自俄罗斯诗人康斯坦丁・巴尔蒙特的一首十四行诗,普罗科菲耶夫选取了诗中一句被称为“绝妙即兴”的诗句,将其作为作品标题——《瞬间的幻影》。作品以如沉思般的《柔板》缓缓开篇,旋律仿佛摆脱了重力的束缚,漂浮在空中,呈现出近乎德彪西(Debussy)式的朦胧质感。在这部作品中,普罗科菲耶夫大胆尝试现代主义风格,同时深入探索古老的曲式,展现了他在音乐创作上的多元追求与卓越才华。

5.jpg

6.jpg

最后上演的是肖斯塔科维奇的《c小调室内乐交响曲》,这部作品取材自他创作的《第八弦乐四重奏》。乐团精准诠释出乐曲开场时安静、凄凉和沉闷的气氛,让观众瞬间沉浸其中。第二乐章中,乐团又将暴力和疯狂的场景刻画得淋漓尽致,高潮部分弦乐队尖锐地奏响肖斯塔科维奇笔下著名的 “犹太主题”,给人以强烈的听觉冲击。今年正值肖斯塔科维奇逝世50周年,北京交响乐团选择其名曲作为本场演出的压轴之作,具有特殊的纪念意义。这不仅是对肖斯塔科维奇这位音乐大师的崇高敬意,也是让更多观众深入了解其音乐魅力的一次难得机会。

7.jpg

8.jpg

2025年对于北京交响乐团而言,是艺术征程中极为丰富的一年。从2月16日至7月26日,乐团以“永不消逝的音乐”半乐季形式,精心呈现八场音乐会。本场 “瞬间的幻影” 2025半乐季室内乐作品音乐会是第四场。

5月29日,将迎来今年的第五场半乐季音乐会,为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而特别策划的“和平颂”专场音乐会。北京交响乐团将承载着历史的厚重与音乐的力量,为观众带来更多触动心灵的音乐体验,继续在音乐的舞台上书写属于“首都明珠”的精彩篇章,也为首都的文化生活增添绚丽的色彩。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