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季预告|金野执棒北交,携手瓦吉姆·列宾,以音乐铭刻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2025年,人类铭记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第八十个春秋。在历史的回响与和平的守望中,北京交响乐团将于6月19日19:30,在国家大剧院音乐厅,以《冰与火的交响》为题,奏响一场承载厚重历史与不朽艺术精神的2025半乐季音乐会。著名指挥家金野执棒,小提琴演奏家瓦吉姆·列宾倾情加盟,乐团首席杨莹领衔,共同锻造这场意义非凡的音乐丰碑。
音乐会将精心遴选两部诞生于战争阴云下的伟大作品,普罗科菲耶夫的《G小调第二小提琴协奏曲,作品63》以及肖斯塔科维奇的《C大调第七交响曲“列宁格勒”,作品60》。这不仅是一场高水准的交响音乐会,更是一次穿越时空的集体历史记忆与深刻反思。在普罗科菲耶夫冷峻而热烈的音符里,在肖斯塔科维奇那如钢铁洪流般悲壮与激昂的“列宁格勒”之声中,我们缅怀为自由与和平献身的英灵,感悟艺术在至暗时刻点亮希望、凝聚人心的不朽力量,更将倍加珍视今日来之不易的和平荣光。
演出介绍
◆ 主 题:《冰与火的交响》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暨北京交响乐团2025半乐季音乐会
◆ 时 间:2025年6月19日 19:30
◆ 地 点:国家大剧院音乐厅
◆ 指 挥:金野
◆ 小提琴:瓦吉姆·列宾
◆ 首 席:杨莹
◆ 演 奏:北京交响乐团
◆ 曲 目:
《G小调第二小提琴协奏曲, 作品63》
谢尔盖·普罗科菲耶夫
第一乐章:中庸的快板
第二乐章:从容地行板
第三乐章:朝气蓬勃的快板
——中场休息——
《C大调第七交响曲“列宁格勒”, 作品60》
迪米特里·肖斯塔科维奇
第一乐章:中庸的稍快板
第二乐章:稍快的中板
第三乐章:柔板
第四乐章:不太快的快板
艺术家介绍
金野,中国音乐学院指挥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副主任。
现任吉林省交响乐团音乐总监兼首席指挥、浙江交响乐团首席客座指挥、中国音乐学院青年爱乐乐团首席指挥、中国音乐学院华夏乐团首席指挥。
始终与众多职业院团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重要演出活动包括:2020-2021年,指挥在天桥艺术中心首演的国家艺术基金项目“梵天净土”多媒体交响音乐会。2016年和2018年,指挥在国家大剧院首演的国家艺术基金项目“意象净土”与“意象丝路”原创作品音乐会。2017年,指挥在国家大剧院首演的北京艺术基金项目“逐梦”原创作品音乐会。2016年,指挥在国家大剧院首演的张千一歌舞剧《雪花窗花山丹花》音乐会版。2010-2011年,在国家大剧院指挥了多场经典民族歌剧《小二黑结婚》。2009-2013年,在北京、上海和天津等地指挥了多场英文和中文版斯特拉文斯基的《士兵的故事》。2008年担任第29届北京奥林运会开幕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及其它开幕式音乐的指挥录制工作。
其他重要音乐活动包括:2021年,在国家大剧院举办“致敬经典”金野爵士钢琴三重奏专场音乐会以及“午夜玫瑰—爵士之夜”音乐会。2018年受北京舞蹈学院委约创作中国首部爵士音乐剧《新的订单》并首演,后于2020年出版该剧目创作歌曲的精选集。2017年应邀参加文化部“中国-中东欧”17国文化部部长论坛文化季爵士专场音乐会。2015年作为音乐总监指挥原创音乐剧《或许明天属于我》解放军总政歌剧院首演。2015年起受邀与中国电影资料馆合作参加北京国际电影节为《盘丝洞》《奋斗》《风雨之夜》等多部中外经典黑白默片修复首映式现场即兴配乐。2012年起受邀参加英国伦敦爵士音乐节、国家大剧院“五月音乐节”、国家大剧院“台湖“爵士音乐节”、北京“九门”爵士音乐节、北京“乐谷”国际流行音乐节、珠海“北山”爵士音乐节等。

瓦吉姆·列宾,小提琴演奏家。
1971年出生于西伯利亚,11岁时就赢得了维尼亚夫斯基比赛所有类别的金奖。随后,他在音乐厅首次亮相。17岁时,他成为伊丽莎白女王大赛有史以来最年轻的获胜者。从那时起,他与世界上最重要的管弦乐队和指挥家以及所有主要的音乐中心合作。他的舞台合作伙伴包括:弗拉基米尔·阿什肯纳齐、皮埃尔·布列兹、里卡尔多·夏伊、郑明勋、夏尔·迪图瓦、瓦莱里·捷杰耶夫、马里斯·杨颂斯、詹姆斯·列文、祖宾·梅塔、里卡尔多·穆蒂、长野健、小泽征尔和克里斯蒂安·蒂勒曼等著名指挥家,以及玛塔·阿格里奇、塞西莉娅·巴托莉、雷诺·卡普松、叶甫根尼·基辛、亚历山大·克尼亚泽夫、安德烈·科罗贝尼科夫、郎朗、尼古拉·卢甘斯基和米沙·麦斯基等室内乐合作伙伴。
瓦汀·列宾为华纳经典录制了肖斯塔科维奇、普罗科菲耶夫和柴科夫斯基这些伟大俄罗斯作曲家的小提琴协奏曲;他还多次与德国留声机合作与里卡尔多·穆蒂、玛莎·阿格里奇以及维也纳爱乐乐团,录制了贝多芬的小提琴协奏曲和“克鲁采”奏鸣曲;与里卡尔多·夏伊同、楚尔斯·莫克以及布商大厦管弦乐团,录制了勃拉姆斯小提琴协奏曲以及双协奏曲;与米沙·麦斯基、郎朗合作的柴科夫斯基和拉赫玛尼诺夫三重奏获得了回声奖;与尼古拉·卢甘斯基合作演奏的格里格、雅纳切克和塞萨尔·弗兰克的奏鸣曲CD获得了BBC音乐奖。
2010年,他因对音乐的贡献而被授予法国荣誉军团勋章和艺术与文学勋章。2014年,他在北京被任命为中央音乐学院名誉教授,一年后又被任命为上海音乐学院名誉教授。音乐教育在瓦汀·列宾的一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他曾在萨尔茨堡莫扎特大学为年轻小提琴家开设大师班,并担任伦敦多纳泰拉·弗利克指挥比赛、莫斯科柴科夫斯基比赛和布鲁塞尔伊丽莎白女王大赛的评委。
2014年4月,他成为一年一度的跨西伯利亚艺术节的创始人和艺术总监,该节在新西伯利亚和许多俄罗斯城市,以及日本、美国和法国等国家大受欢迎。最近,为纪念作曲家阿尔沃·帕尔特85岁生日,瓦汀·列宾首演了他的作品《裹尸布》修订版,阿尔沃·帕尔特为列宾添加了小提琴独奏部分。
近期亮点包括:与国际知名芭蕾舞演员斯韦特兰娜·扎哈洛娃,在中国香港地区、阿曼马斯喀特市、日韩部分城市合作演出“足见情弦”节目;在布加勒斯特埃内斯库音乐节举行音乐会;在韦尔比耶和蒙特利尔音乐节上与RAI都灵管弦乐团、瓦伦西亚管弦乐团合作;与日本爱乐乐团在阿布扎比、波兰、意大利和法国举行音乐会;在首尔和罗马举行独奏音乐会。
瓦吉姆·列宾演奏尼科洛·阿玛蒂1664年制作的一把小提琴。

杨莹,北京交响乐团首席、中央音乐学院小提琴博士。
自幼对音乐有着浓厚的兴趣、天赋出众,5岁起便开始学习小提琴。先后师从中央音乐学院童卫东、林朝阳、杨大风、黄小韶教授。
始终活跃在国内外的音乐舞台,曾与罗斯特罗波维奇、小泽征尔、米沙·麦斯基、郎朗等世界级音乐大师合作,积累了丰富的演奏经验,在提升自身艺术造诣的同时也非常热衷于室内乐的演奏,并积极参与各类艺术活动,汲取音乐养分。
曾任中央音乐学院交响乐团首席,还曾以客席首席身份与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青岛交响乐团、浙江交响乐团、南昌交响乐团等诸多知名乐团合作,展现出优秀的团队协作、沟通与领导能力。他因音乐造诣非凡,获香港中华基金会提供的1731年Stradivarius意大利名琴使用权 。

被誉为“首都明珠交响乐团”的北京交响乐团,成立于1977年10月,隶属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曾长期担任乐团艺术指导的老一辈指挥大师李德伦、严良堃、黄飞立、韩中杰、徐新以及首任团长李湘林为乐团的发展做出了极大贡献。上世纪90年代至2018年,著名指挥家谭利华担任北京交响乐团团长、艺术总监、首席指挥。期间,进行了重大改革与调整,乐团逐步走向职业化。作为中国首都北京音乐文化的亲历者、见证者和创造者,该团在成立和发展的历程中,凭借高度的职业化标准、严谨的演奏技艺、丰富广泛的曲目和深厚的音乐修养,使得北京交响乐团成为中国最受欢迎和国际颇有影响力的乐团之一,赢得了世界性的广泛关注与赞誉。
北京交响乐团多次代表国家及首都参与大型的对外文化交流活动并多次出访德国、英国、瑞士、奥地利、意大利、捷克、波兰、克罗地亚、匈牙利、土耳其、斯洛文尼亚、塞尔维亚、加拿大、韩国等国,并在全国各地和港澳台举办巡回演出。2001年至2017年八度载誉完成了欧洲巡演,获得欧洲评论界极高的评价。2013年乐团首次登上美洲大陆,对墨西哥、美国进行了为期两周的巡演,美国发行量最大的华盛顿邮报通栏标题称——“北京交响乐团掀起古典音乐热潮”。
北京交响乐团从1994年就开始致力于广泛而深入的普及交响音乐会。其足迹遍及北京的军营、厂矿、学校、社区以及中国的各大音乐厅和高等院校。在三十多年的普及足迹中,北京交响乐团的普及音乐会多达近千场,涉及不同职业和不同年龄的观众人数上百万人次。2016年,由北京交响乐团发起的“首都市民音乐厅”,倡导“百姓身边的交响乐”,推动古典音乐走进首都市民的日常生活,成为首都公共文化的惠民品牌。
购票方式

▲扫码即刻购票▲
更多精彩

2025年,人类铭记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第八十个春秋。在历史的回响与和平的守望中,北京交响乐团将于6月19日19:30,在国家大剧院音乐厅,以《冰与火的交响》为题,奏响一场承载厚重历史与不朽艺术精神的2025半乐季音乐会。著名指挥家金野执棒,小提琴演奏家瓦吉姆·列宾倾情加盟,乐团首席杨莹领衔,共同锻造这场意义非凡的音乐丰碑。
音乐会将精心遴选两部诞生于战争阴云下的伟大作品,普罗科菲耶夫的《G小调第二小提琴协奏曲,作品63》以及肖斯塔科维奇的《C大调第七交响曲“列宁格勒”,作品60》。这不仅是一场高水准的交响音乐会,更是一次穿越时空的集体历史记忆与深刻反思。在普罗科菲耶夫冷峻而热烈的音符里,在肖斯塔科维奇那如钢铁洪流般悲壮与激昂的“列宁格勒”之声中,我们缅怀为自由与和平献身的英灵,感悟艺术在至暗时刻点亮希望、凝聚人心的不朽力量,更将倍加珍视今日来之不易的和平荣光。
演出介绍
◆ 主 题:《冰与火的交响》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暨北京交响乐团2025半乐季音乐会
◆ 时 间:2025年6月19日 19:30
◆ 地 点:国家大剧院音乐厅
◆ 指 挥:金野
◆ 小提琴:瓦吉姆·列宾
◆ 首 席:杨莹
◆ 演 奏:北京交响乐团
◆ 曲 目:
《G小调第二小提琴协奏曲, 作品63》
谢尔盖·普罗科菲耶夫
第一乐章:中庸的快板
第二乐章:从容地行板
第三乐章:朝气蓬勃的快板
——中场休息——
《C大调第七交响曲“列宁格勒”, 作品60》
迪米特里·肖斯塔科维奇
第一乐章:中庸的稍快板
第二乐章:稍快的中板
第三乐章:柔板
第四乐章:不太快的快板
艺术家介绍
金野,中国音乐学院指挥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副主任。
现任吉林省交响乐团音乐总监兼首席指挥、浙江交响乐团首席客座指挥、中国音乐学院青年爱乐乐团首席指挥、中国音乐学院华夏乐团首席指挥。
始终与众多职业院团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重要演出活动包括:2020-2021年,指挥在天桥艺术中心首演的国家艺术基金项目“梵天净土”多媒体交响音乐会。2016年和2018年,指挥在国家大剧院首演的国家艺术基金项目“意象净土”与“意象丝路”原创作品音乐会。2017年,指挥在国家大剧院首演的北京艺术基金项目“逐梦”原创作品音乐会。2016年,指挥在国家大剧院首演的张千一歌舞剧《雪花窗花山丹花》音乐会版。2010-2011年,在国家大剧院指挥了多场经典民族歌剧《小二黑结婚》。2009-2013年,在北京、上海和天津等地指挥了多场英文和中文版斯特拉文斯基的《士兵的故事》。2008年担任第29届北京奥林运会开幕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及其它开幕式音乐的指挥录制工作。
其他重要音乐活动包括:2021年,在国家大剧院举办“致敬经典”金野爵士钢琴三重奏专场音乐会以及“午夜玫瑰—爵士之夜”音乐会。2018年受北京舞蹈学院委约创作中国首部爵士音乐剧《新的订单》并首演,后于2020年出版该剧目创作歌曲的精选集。2017年应邀参加文化部“中国-中东欧”17国文化部部长论坛文化季爵士专场音乐会。2015年作为音乐总监指挥原创音乐剧《或许明天属于我》解放军总政歌剧院首演。2015年起受邀与中国电影资料馆合作参加北京国际电影节为《盘丝洞》《奋斗》《风雨之夜》等多部中外经典黑白默片修复首映式现场即兴配乐。2012年起受邀参加英国伦敦爵士音乐节、国家大剧院“五月音乐节”、国家大剧院“台湖“爵士音乐节”、北京“九门”爵士音乐节、北京“乐谷”国际流行音乐节、珠海“北山”爵士音乐节等。
瓦吉姆·列宾,小提琴演奏家。
1971年出生于西伯利亚,11岁时就赢得了维尼亚夫斯基比赛所有类别的金奖。随后,他在音乐厅首次亮相。17岁时,他成为伊丽莎白女王大赛有史以来最年轻的获胜者。从那时起,他与世界上最重要的管弦乐队和指挥家以及所有主要的音乐中心合作。他的舞台合作伙伴包括:弗拉基米尔·阿什肯纳齐、皮埃尔·布列兹、里卡尔多·夏伊、郑明勋、夏尔·迪图瓦、瓦莱里·捷杰耶夫、马里斯·杨颂斯、詹姆斯·列文、祖宾·梅塔、里卡尔多·穆蒂、长野健、小泽征尔和克里斯蒂安·蒂勒曼等著名指挥家,以及玛塔·阿格里奇、塞西莉娅·巴托莉、雷诺·卡普松、叶甫根尼·基辛、亚历山大·克尼亚泽夫、安德烈·科罗贝尼科夫、郎朗、尼古拉·卢甘斯基和米沙·麦斯基等室内乐合作伙伴。
瓦汀·列宾为华纳经典录制了肖斯塔科维奇、普罗科菲耶夫和柴科夫斯基这些伟大俄罗斯作曲家的小提琴协奏曲;他还多次与德国留声机合作与里卡尔多·穆蒂、玛莎·阿格里奇以及维也纳爱乐乐团,录制了贝多芬的小提琴协奏曲和“克鲁采”奏鸣曲;与里卡尔多·夏伊同、楚尔斯·莫克以及布商大厦管弦乐团,录制了勃拉姆斯小提琴协奏曲以及双协奏曲;与米沙·麦斯基、郎朗合作的柴科夫斯基和拉赫玛尼诺夫三重奏获得了回声奖;与尼古拉·卢甘斯基合作演奏的格里格、雅纳切克和塞萨尔·弗兰克的奏鸣曲CD获得了BBC音乐奖。
2010年,他因对音乐的贡献而被授予法国荣誉军团勋章和艺术与文学勋章。2014年,他在北京被任命为中央音乐学院名誉教授,一年后又被任命为上海音乐学院名誉教授。音乐教育在瓦汀·列宾的一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他曾在萨尔茨堡莫扎特大学为年轻小提琴家开设大师班,并担任伦敦多纳泰拉·弗利克指挥比赛、莫斯科柴科夫斯基比赛和布鲁塞尔伊丽莎白女王大赛的评委。
2014年4月,他成为一年一度的跨西伯利亚艺术节的创始人和艺术总监,该节在新西伯利亚和许多俄罗斯城市,以及日本、美国和法国等国家大受欢迎。最近,为纪念作曲家阿尔沃·帕尔特85岁生日,瓦汀·列宾首演了他的作品《裹尸布》修订版,阿尔沃·帕尔特为列宾添加了小提琴独奏部分。
近期亮点包括:与国际知名芭蕾舞演员斯韦特兰娜·扎哈洛娃,在中国香港地区、阿曼马斯喀特市、日韩部分城市合作演出“足见情弦”节目;在布加勒斯特埃内斯库音乐节举行音乐会;在韦尔比耶和蒙特利尔音乐节上与RAI都灵管弦乐团、瓦伦西亚管弦乐团合作;与日本爱乐乐团在阿布扎比、波兰、意大利和法国举行音乐会;在首尔和罗马举行独奏音乐会。
瓦吉姆·列宾演奏尼科洛·阿玛蒂1664年制作的一把小提琴。
杨莹,北京交响乐团首席、中央音乐学院小提琴博士。
自幼对音乐有着浓厚的兴趣、天赋出众,5岁起便开始学习小提琴。先后师从中央音乐学院童卫东、林朝阳、杨大风、黄小韶教授。
始终活跃在国内外的音乐舞台,曾与罗斯特罗波维奇、小泽征尔、米沙·麦斯基、郎朗等世界级音乐大师合作,积累了丰富的演奏经验,在提升自身艺术造诣的同时也非常热衷于室内乐的演奏,并积极参与各类艺术活动,汲取音乐养分。
曾任中央音乐学院交响乐团首席,还曾以客席首席身份与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青岛交响乐团、浙江交响乐团、南昌交响乐团等诸多知名乐团合作,展现出优秀的团队协作、沟通与领导能力。他因音乐造诣非凡,获香港中华基金会提供的1731年Stradivarius意大利名琴使用权 。
被誉为“首都明珠交响乐团”的北京交响乐团,成立于1977年10月,隶属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曾长期担任乐团艺术指导的老一辈指挥大师李德伦、严良堃、黄飞立、韩中杰、徐新以及首任团长李湘林为乐团的发展做出了极大贡献。上世纪90年代至2018年,著名指挥家谭利华担任北京交响乐团团长、艺术总监、首席指挥。期间,进行了重大改革与调整,乐团逐步走向职业化。作为中国首都北京音乐文化的亲历者、见证者和创造者,该团在成立和发展的历程中,凭借高度的职业化标准、严谨的演奏技艺、丰富广泛的曲目和深厚的音乐修养,使得北京交响乐团成为中国最受欢迎和国际颇有影响力的乐团之一,赢得了世界性的广泛关注与赞誉。
北京交响乐团多次代表国家及首都参与大型的对外文化交流活动并多次出访德国、英国、瑞士、奥地利、意大利、捷克、波兰、克罗地亚、匈牙利、土耳其、斯洛文尼亚、塞尔维亚、加拿大、韩国等国,并在全国各地和港澳台举办巡回演出。2001年至2017年八度载誉完成了欧洲巡演,获得欧洲评论界极高的评价。2013年乐团首次登上美洲大陆,对墨西哥、美国进行了为期两周的巡演,美国发行量最大的华盛顿邮报通栏标题称——“北京交响乐团掀起古典音乐热潮”。
北京交响乐团从1994年就开始致力于广泛而深入的普及交响音乐会。其足迹遍及北京的军营、厂矿、学校、社区以及中国的各大音乐厅和高等院校。在三十多年的普及足迹中,北京交响乐团的普及音乐会多达近千场,涉及不同职业和不同年龄的观众人数上百万人次。2016年,由北京交响乐团发起的“首都市民音乐厅”,倡导“百姓身边的交响乐”,推动古典音乐走进首都市民的日常生活,成为首都公共文化的惠民品牌。
购票方式
▲扫码即刻购票▲
更多精彩